斯蒂芬·布迪安斯基(Stephen Budiansky),美国传记作家、科普作家、古根汉研究员,英国《科学》期刊编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自由撰稿人,先后出版过17部作品,代表作如《霍姆斯传》。
哥德尔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之一,爱因斯坦称其为自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的理论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堪称数学逻辑理论中最伟大的发现,至今仍影响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哥德尔早年就职于维也纳大学,后因战乱逃离欧洲,辗转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这里,他逐渐融入了美国的生活,并与爱因斯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晚年的哥德尔获得终身教职,但最后因被害妄想症悲惨离世。
他的一生在哲学、数学、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提出了颠覆性的理论,甚至涉猎了相对论。如果哥德尔的定理以及由此推导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人类将永远不能制造出能够完美复刻人脑推理、学习、计划、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
##严谨的数学证明并非哥德尔在世俗文化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真正对公众产生无穷吸引力的是不完备性定理的衍生观念:这个世界上存在无法被证明的真理。在后现代主义反对者艾伦·索卡尔和让·布里可蒙看来,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样,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成了知识滥用的不竭源泉”。哥德尔坚信他的证明恰恰说明人类的创造力是非比寻常的。他的一贯主张是,人类总能通过直觉认识到一些真理,人类认知的自洽性无需证明,哪怕是最先进的计算机也难以企及。在知识鞭长莫及的认知极限之外,确定性成了虚无缥缈的空谈,哥德尔深知,只有人类的精神不可替代,并且独一无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阅读时最大的感叹倒不是哥德尔的经历有多传奇,而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的状况与我们是多么相像。其次则是哥德尔一生都没有在政治中积极站队,但他依然为这种疏离的态度而自责终身。最后则是哥德尔、希尔伯特、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一群超越时代的天才间伟大的友谊故事。 总之是一部侧写很棒的传记。
评分 评分 评分##阅读时最大的感叹倒不是哥德尔的经历有多传奇,而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的状况与我们是多么相像。其次则是哥德尔一生都没有在政治中积极站队,但他依然为这种疏离的态度而自责终身。最后则是哥德尔、希尔伯特、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一群超越时代的天才间伟大的友谊故事。 总之是一部侧写很棒的传记。
评分##关于连续统假设的证明是哥德尔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与他的不完备性定理不相伯仲,它不仅构成了集合论和无穷概念的理论根基,也代表了哥德尔对数学真理和事实的哲学认识。连续统假设最早是由格奥尔格·康托尔于1878年提出的,此后一直是数学界的争议性课题。无穷集合的概念是数学领域的创举,康托尔在这个由他开创的领域里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即无穷集合也有等级之分。等级最低也就是最小的无穷集合(比如正整数1,2,3…)早在300年前就被伽利略发现了,虽然有些无穷集合乍看之下要比正整数更大,但如果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属于同一等级的,原因是你总能在它们和正整数之间建立起某种对应关系,即数学里常见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与直觉不同,你会发现偶数和平方数的数量其实跟正整数一样多,可以用正整数给前二者编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