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耶鲁文化社会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文化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文化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及质性方法的教学与研究。 副主编:郭巍蓉,美国埃默里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 郑雅君,中国香港大学教育学系博士候选人。 唐俊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理论前沿、文化现象和社会议题,共由11篇文章组成。既收入了文化社会学领域部分领军人物的标志性研究作品,又不乏新近前沿学者基于经验考察的真知灼见。将经典与前沿相结合、运用文化理论工具去解剖各类社会现象,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与此同时,关于如何理解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事项,它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讨论。 本书适合社会学或文化研究领域的师生及研究者作为参考,也可供对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在《符像意识:意义的物质感》一文中,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为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在传统的社会学与文化研究领域中真实的物质对象被转化为结构化的符号,当对象被转化为符号之后,实体对象则隐没不见。亚历山大则指出:我们对社会意...
评分 评分 评分##(北美)文化社会学,偏经验性研究的推介,经济-文化,文化符号,文化生产,文化与不平等这些经典的议题都有涉及,也几乎都是文化社会学博资考或者课纲里的必读文献。惜乎一些更纲领性的论文没有收录进来,不易让初学者明了其脉络,也难掌握究竟有何分析工具;最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文化-认知,文化测量等等领域没怎么涉及,是不小的遗憾,但可能是版权和其他原因所限。如果能在书后开列一个文献清单,并且引入英国欧陆脉络的话就好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