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1895—1990),中國著名哲學傢,曆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係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閤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貞元六書》等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傢”。
西南聯大的通識教育深刻地影響瞭中國的一代學者,為他們所創造的成就奠定瞭深厚的基礎。本套圖書力圖通過在西南聯大擔任過教授的15位大師的優質文章,從多個角度呈現西南聯大通識課的麵貌,並展現西南聯大的學術風采,以及硃自清、馮友蘭、陳寅恪等諸位大師的教學風格和人格修養。這些文章都是大師們在各自擅長領域所寫下的,從中不但能看到大師們對於學問的認真,對於教育的堅持,還可以在這些文字後麵看到大師們在時代劇變中始終屹立不倒的身影。
本書主題是“文化課”。書中收錄瞭馮友蘭、張蔭麟、湯用彤、羅庸、雷海宗、吳晗、聞一多等七位先生的文章。本書從中西文化的比較入手,漸及中國曆史文化、人文文化,最後通過對哲學與人生的講解,形成瞭從國傢、社會、個人三個層麵對文化的完整概述,展現瞭西南聯大通識教育“以民族文化為主體,融匯古今、中西文化而重建現代中國文化”的特色和各位先生深厚的學術功底。
##文化是一個很大很廣的概念,從曆史文化到人文精神,再到哲學與人生。無疑,哲學章節是最讓人恍惚的。
評分##很多年以後,當張蔭麟先生在西南聯大的課堂上開展瞭一堂這樣的文化課,他的當時的學生們為之一振,探尋救國復國強國興國的道路,所以西南聯大用八年時間為祖國培養齣瞭許多優秀的人纔,方方麵麵;他的現在的像我們這樣的學生跨越八十年,迴到這堂課,受到警醒,想著文化到底是什麼?中國的文化?它究竟發生瞭什麼?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文化?這大概就是這本《西南聯大文化課》帶給讀者的意義!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在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中,西南聯大的校門“極簡陋,兩扇大門用木闆釘成,不施油漆,露著白茬。門楣橫書大字:國立西南聯閤大學。進門是一條貫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瞭雨季,泥濘沒足,極易滑倒”。 可就是在這樣簡陋的西南聯大,在隻存在八年的時間,培養瞭兩...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