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運,曾供職書店與齣版社,現為自由撰稿人。有多篇文章發錶於《中國文化》《文匯學人》《南方都市報》等處。
“自己的書齋不可給人傢看見,因為這是危險的事,怕被看去瞭自己的心思。”本書作者周運所做的便是打開學者書齋的一角,讓我們得以探頭看看內裏的風景。
周運以國傢圖書館所藏近現代學人藏書,和淘書所得西文藏書為依托,為我們閑閑道來書籍流傳的因緣趣事,以及書中批注所透露的治學綫索。這些學者包括嚴復、傅斯年、毛子水、威廉·詹姆斯等。
作者用力最深的當屬“周作人藏書聚散考”。周運從海量的民國報刊報道中,梳理齣戰後周作人入獄以及藏書被充公的過程;通過調查國圖藏書目錄及周作人本人日記整理齣一份“知堂外文藏書知見目錄”,勾稽外文藏書407條,存疑藏書159條。
本書是資料性質的,但又不止於資料,是書話的深化,也可作為學術史的外編。
##讀《知堂藏書聚散考》,洋洋大觀,佩服著者的功夫。偶有小誤,如P209 倒2行 “10月20日”應作“11月20日”;P235 注1 “癸醜”應為“癸未”;P393—394一段文字宜移至6 Poland後麵; P480 “海達羅思”應作“海羅達思”;P509 The Humour of Russia 譯者應為E. L. Voynich ; P576 《俄國大作傢》附錄包括三位作傢生平,似未單收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介紹;P605 1925年版《文字的故事》下著錄1923年購書信息,疑誤。 P369 注釋1提醒我們有必要蒐集整理一部周豐一文集、譯文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知堂部分完全可以拆齣來齣單行本。有兩個點我特彆在意,作者注意到的近年的研究都是日文;以及我一貫以為中文是“後來的一係列類似事件”弄壞的,如今讀審判知堂前後的報刊文章發現不然。這書讓我看到瞭很多和知堂相關而他自己不願意談的事。另外作者偶爾點撥也有洞見,說是資料匯編實在是過謙瞭。
評分##〈知堂藏書聚散考〉確實能夠也應該單獨成書,有意思。 大約是一兩個月以前知曉瞭周運兄的《乘雁集》即將齣版的消息。時時懸想。這是一位超級書癡跋涉往返於潘傢園和圖書館十年辛苦而得的一束考釋文字。而且文中所見所寫又是更多的書與書癡。對愛書好書之徒的人而言。這樣的珍物讀來當然是天寒時候的一壺熱酒。飲而彌篤的。 《乘雁集...
評分搜羅材料極為豐富,然行文少裁斷,常常離題。知堂藏書聚散一文,作者最下功夫,也最為離題,很大篇幅是在寫知堂被捕,受訪,受審查,當時的輿論。對於讀者而言,這些內容自然喜聞樂見,讀之頗有趣,但對藏書聚散的題目來說,則有些疏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