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A. 波默(Otto A. Böhmer),德國作傢、翻譯、哲學與文學學者。他在明斯特蘭的瓦倫多夫長大,在明斯特大學和弗萊堡大學學習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和文學研究,取得博士學位。他著有20餘本哲學傢和藝術傢傳記,如《哲學中的偉大時刻》《年輕的歌德》,2001年獲奧地利政府頒發的埃裏希·弗裏德文學奬。
對柏拉圖來說,是與蘇格拉底的相遇;對黑格爾來說,是山中的遠足;對契訶夫來說,是一封信……本書匯集瞭西方曆史上偉大思想傢、作傢乃至科學傢的“頓悟時刻”,重現西方思想史上的決定性瞬間。作者以極具哲理性的細膩筆觸,講述瞭不同時代的30位思想巨人(柏拉圖、伏爾泰、歌德、黑格爾、尼采、康拉德、裏爾剋、托馬斯·曼等)的生活經曆和思想發展軌跡,以及當今他們對於我們的意義。我們將在作者引導下,沉浸於他們的思想、作品和生活,開啓一次貫穿西方思想史的美妙之旅。
★聚焦西方思想巨匠的靈光一現,從柏拉圖到但丁,從黑格爾到尼采……本書匯集瞭西方曆史上30個偉大思想傢、作傢、科學傢的“頓悟時刻”,重現西方思想史上的決定性瞬間。
★見微知著。以靈動的筆觸勾勒偉人肖像,集中筆墨重現他們人生中的某一決定性瞬間,通過充滿戲劇性的日常,走近偉大的思想。
★人文關懷。文字生動細膩,震撼人心,遊曆他人的頓悟時刻,尋找自己的靈感啓濛。
★一次貫穿西方思想史的美妙之旅。
##其實挺好的,怎麼來的,怎麼沒的,誰他媽造成的……
評分##本書記錄瞭30位思想巨匠的頓悟時刻。這些文學巨匠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大量閱讀書籍,熱愛藝術,保持“愛”心,永不枯竭的創作。 很多文學傢、哲學傢,並不是一開始就開始研究哲學的,都是生活中恰好的那一個契機,給他的生活就帶來瞭巨大的轉摺。 比如37歲的柏拉圖遇到蘇格拉底...
評分寫法上有些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的影子,是質量上乘的人物小傳。“頓悟”這個點抓得很好,而這也揭開瞭人類思想史一個宏大的部分。思想史研究中有一個分支是對思想傢的研究:這些人類群星到底如何實現瞭閃耀?在那個頓悟的時刻,他們經曆瞭什麼?尼采會想起他在一座高山上發生的事情,那壯麗的景象,讓他“在看到它們的一刹那肅然起敬”;柏拉圖會想起自己三十歲時第一見到蘇格拉底,從此改變瞭自己的一生;奧古斯都甚至在《懺悔錄》第八捲《皈依》中詳細記錄瞭自己在無花果樹下的那場痛哭……西方哲學和心理學說頓悟三性——突發性、直指性、持續性,我們的禪宗講“機鋒”、“棒喝”和“公案”,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不會割裂頓悟前後的人生。永遠不放棄自己,也不強迫自己,一直嚮前,這就是你我普通人的“道”。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一本人物小傳,很多名人八卦。 伏爾泰寫給侄女的信:““‘我的朋友’指的是‘我的奴隸’。‘我親愛的朋友’就是說,‘您對我而言,無足輕重’。而‘我將使您幸福’,其實隻意味著‘我今晚要嘲弄您一番’。” 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