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5
作者簡介
彼得·伯剋(Peter Burke),英國曆史學傢。1937 年生,獲牛津大學博士。曾執教蘇塞剋斯大學、劍橋大學,現為劍橋大學文化史榮休教授及伊曼紐爾學院(Emmanuel College)研究員。伯剋的研究專長為西方史學思想和歐洲文化史,緻力於史學與社會科學理論的溝通,探索文化史寫作的新領地。
文化史的實踐已經不限於英語世界,它在歐洲大陸、亞洲、南美洲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區也蓬勃發展。關於文化史的研究對象及其研究方法,《什麼是文化史》一書提供瞭關鍵性的指引。在全新修訂的第三版中,傑齣的文化史學傢彼得·伯剋用通俗易懂的錶述,再次引導我們進入文化史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伯剋首先討論瞭雅各布·布剋哈特和約翰·赫伊津哈文化史的“經典”階段,考察瞭從弗雷德裏剋·安塔爾到愛德華·湯普森等馬剋思主義者做齣的反撥;隨後,勾勒文化史近期興起的概貌,重點介紹瞭上一代人寫作的、常常被稱為“新文化史”的著作。他將新文化史放在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下進行考察,重視曆史思考和寫作的新方法與女權主義、後殖民主義研究以及日常生活話語的興起之間的關聯。在此新版中,伯剋還介紹瞭該領域的最新發展,並思考文化史在21 世紀和未來的發展方嚮。
這本裏程碑式的著作,不僅是曆史學專業讀者的入門手冊,也是關心文化研究、人類學研究和文學研究的讀者的必讀書。
什麼是文化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什麼是文化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2022年的第一本書。這本書不僅僅是導論,更是深入淺齣的梳理瞭自18世紀以來的文化研究者的重要著作和他們的理論模型,也給我打開瞭一個深度發掘的大門,這個大門足夠閱讀很久瞭。
評分##意猶未盡,後麵的文化史論著選目和推薦閱讀數目實在
評分##意猶未盡,後麵的文化史論著選目和推薦閱讀數目實在
評分##書寫得太好瞭,隻不過看完之後發現自己沒東西可寫瞭。
評分 評分##各學科跨越邊界,産生碰撞
評分##有些思想史方法論的書寫得像文獻綜述,而有些文獻綜述寫得像一本嚴謹的學術著作。彼得·伯剋的書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對文化史高屋建瓴的梳理和評述。經典階段(1800-1930):重要人物-布剋哈特、赫伊津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藝術的社會史階段,重要人物-瓦爾堡,重要事件-藝術史(文化圖示)、大逃亡、大眾的發現;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曆史人類學時期,重要人物-吉爾茲、達恩頓、勒華拉杜裏、金茲堡、薩義德,重要事件-人類學的入侵,結構主義、符號學、微觀史學的崛起、後殖民主義與女權主義的興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新文化史時期,重要人物-巴赫金、埃利亞斯、福柯、布爾迪厄,重要事件-錶象、想象、心態史研究、從錶象到建構和敘事,對階級、性彆、身份認同、禮儀、錶演的重視。文化史轉嚮對情感、感受、直觀很具有現象學味道。
評分##伯剋的綜述還是一如既往的全麵,這些議題正是目前我所需要的。這兩年來接觸到太多讓我感到睏惑的研究範式、寫作技巧,時時陷入曆史學術究竟何為的迷茫之中,沿伯剋此著,便可發現許多方法論最初的源頭。現在想來70年代幾本微觀個案研究橫空齣世的時代大抵是文化史學史上最令人振奮的幾個高光時刻之一,赫伊津哈、布剋哈特等傳統人文主義者的光輝尚未消散,後現代理論的衝擊又為史學帶來瞭全新的動力。可惜方法與水平高低關聯甚小,藝術史學界希望引入文化史敘事的嘗試大多慘淡告終。感覺史部分,伯剋的批判也是我的迷茫:感覺史真的能夠成為可能嗎?還是說它最終隻能淪為對某種感覺的態度史呢?此前讀過的幾本科爾班皆不盡人意,淺而泛得如某種主題展覽。但文化史的路仍值得且必須走下去——“無論曆史學的未來如何,都不應迴到想象力的貧乏中去。”
什麼是文化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