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埃班 Katherine Eban
资深调查记者,安德鲁·卡内基研究员以及《财富》杂志撰稿人,毕业于布朗大学和牛津大学。著有《危险剂量:警察、造假者和美国药物供应污染的真实故事》。埃班对于伪劣药品、美国中央情报局刑讯以及枪支贩卖等问题的深度报道在新闻界获奖无数。
译者:高天羽
长期任《环球科学》杂志与果壳网翻译,笔名“红猪”,出版译作有《遥远的地球之歌》《神经的逻辑》《打开一颗心》《世界为何存在?》等二十余本。
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到期之后,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据称它的成分、效果与品牌药几乎一样。仿制药的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进步”。
如今,仿制药占据了药品市场近90%的份额。但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充斥着不守信用的造假者,还是不乏确保品质的折扣商?
凯瑟琳·埃班对仿制药覆盖全球的产业链进行了历时十年的调查,揭示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及其给全球公众健康带来的可怕风险。通过采访举报人、调查员、医务人员,梳理美国药监局数千页机密文件中的海量信息,埃班曝光了一个欺诈猖獗、伪造数据的行业。企业管理者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规避几乎每一条安全生产原则。而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仿制药产业可谓是全球化的终极试金石。凯瑟琳·埃班这本惊心动魄的纪实文学将引领读者见证一项公共卫生领域的创举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场骇人骗局。
##在这本书之前,我对仿制药的了解可以用两句话讲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方面,我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仿制药。广大穷人(包括我自己)都渴望推动仿制药的出现——因为救命的原研药实在太贵了,尤其是在美国医疗市场的环境中。 另一方面,我也明白为什么在医保改革之后,...
评分 评分 评分##还记得两年前上映的由徐峥等主演的那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吗?这部影片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的故事。印度仿制的这些特效药,能够让买不起天价正版药的患者保住一线生机,怎么说都是在做好事、...
评分##仿制药“应该”是同等疗效、价格低廉的替代品,但诚如书中所说的严重违规、为了利益藐视生命的行为一定存在。而这些行为不是仿制药独有的,品牌药药企同样也有不公布所有临床试验数据、不提交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等等违规害命的行为。最后受伤的总是患者。不管是仿制药还是品牌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愤怒和疲惫。实在太难了,这么一个盘根错节,利益相关极其复杂的的庞大体系,如果从根部烂掉了,又该怎么处理和解决呢?星星之火真的太难燎原了,生命和时间在不断被消磨,最可怕的是这一切到头来好像还是无解。 药神和这本书就像是硬币的正反两面,患者抛出硬币,剩下的全凭运气。庆幸家里一直坚持给奶奶用进口药,是对的选择。相比药品应有的疗效,给更多的人们带来希望好像变成了仿制药更大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