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亮,生于重庆合川。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史哲实验班,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圣母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2012-2013年任剑桥大学沃福森学院客座研究员, 2015 春季任斯坦佛大学访问学者。致力于中国思想史政治历史研究,著作聚焦于秦汉帝国, 数字化重构史料,灾异学说,汉代法制史,儒生与官僚体系的互动。
公元前91年八月,西汉都城长安被戾气笼罩着。遵照皇帝的旨意,一群胡巫(有可能来自中亚)在禁苑、宫殿和朝中高官的私邸宅基大肆挖掘,寻找用于祝诅巫术的人偶。军士将感应到巫蛊邪气之处团团围住,将蛊者与夜祠者尽数收捕。
这一幕血淋淋的政治惨剧在江充指控太子刘据亦参与了巫蛊阴谋后达到了高潮:在太子宫中发现了刻有诅咒受害者形象的木俑。无以自明的太子诛杀了江充及其随从,自掌禁军。此时并不在都城的武帝闻变后火速回驾长安,同时命最忠诚于自己的军队镇压这场叛乱。
作者通过汉武帝时期和随后的昭帝、宣帝、元帝时期高级官员出身身份的数据统计和比较,认为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导致大批担任高官的军功贵族后裔被杀,导致儒生阶层在官僚群体中迅速崛起,成为其后三公九卿的主体,从而促成了第一个儒家帝国的兴起,在秦汉史研究领域中可谓独辟蹊径。
##本书所针对的传统研究,大都是所谓的北美学界旧说和一小部分日文研究。作者引用了大量英文学界的研究,可以说殊无必要。从参考文献可见作者对近二十年的中文和日文研究非常不熟悉。本书博士论文完成于2007年,但从参考文献来看,到今日出版时修改幅度不大,更没有参考近十年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将儒生在政治上的崛起从武帝朝推迟到宣帝,儒学的师承在西汉初含混不清,而史书却为其构建了完整系谱。儒生崛起契机是巫蛊之祸对世家大族的清洗,儒学为霍光的“周公辅政”与平民天子宣帝的“天人感应”提供强力背书。核心:是昭宣政治提携儒学与之一拍即合,而非儒学感化武帝使之“独尊儒术”。
评分##作者敏锐地将巫蛊之乱判断为世路变迁的重要节点,将霍光判断为赫鲁晓夫;短评却火星地将这些老观点当作新突破。司马谈父子当然没有制造诸子百家,汉儒没有明晰的道统,是因为孔门已经在有教无类和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世界繁殖了太久;黄老不必有明晰的道统,是因为“家人言”从来就是是游侠、长者及更下者在斗争和妥协中实践的宪制和共识。经历过景武时代的陵夷,儒家再没有机会积德百年,得势的理想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同样依托秦制做完了门派本职的丧礼工作,将旧世界的余火和新世界的希望一并埋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