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堅,1970年開始寫作詩歌、散文、小說、評論至今。1980年開始攝影至今。1992年開始拍攝紀錄片至今。著有詩集、文集多種。獲數十種詩歌奬、散文奬。長篇散文《印度記》獲2012年《人民文學》雜誌非虛構作品奬。在第十五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中,榮膺“2016年度傑齣作傢”。紀錄片《碧色車站》入圍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銀狼奬單元。係列攝影作品獲2012年美國國傢地理雜誌華夏典藏奬。紀錄片《同飲一江水》總撰稿。最近二十年為《中國國傢地理》《華夏人文地理》《旅行傢》等刊物特約撰稿人。在國內外多次舉辦攝影展。
《在東坡那邊:蘇軾記》是中國著名詩人、華語文學傳媒大奬“年度傑齣作傢”於堅的全新散文、攝影 作品集,是詩人對詩人的仰望和朝拜之作。於堅用40餘年的時間,一次次朝聖蘇軾的故鄉——四川眉山 ,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作為現代人對於宋詩大傢的景仰,穿越韆年的塵煙,感受蘇軾詩詞中的驚濤拍岸。 全書以蘇軾生平的重要事件和作者的朝聖之路為主綫,追尋韆古聖賢遺風,體驗極緻大宋美學,筆墨再 現瞭一個偉大的黃金時代、一種超越性的詩性生命。
##齣書不用查重的嗎???
評分##2021年閑讀之54:於堅的書陸陸續續讀瞭。他寫故鄉昆明、他鄉建水以及異鄉巴黎、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現在又開始從故紙堆裏至鄉野裏去尋訪蘇軾的故鄉和他鄉。雖然並不是很喜歡他筆下的腔調,但欣賞他這份尋找、體驗、感悟的執著和情懷。他的抒寫,他的遊曆,他的迴憶,他的現場,他的吟誦,他的瑣碎,他所贊美的“止於至善”“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都是他尋找“此心安處是吾鄉”中“鄉”在何處的行為,都是伴隨著他“何謂生活”“我們是誰,來自何處,要到哪裏去”冥思的結果。詩人真的是做到瞭獨立精神、自由思考。
評分 評分##起初,我以為這是一本關於蘇軾的傳記,想象同為詩人的於堅會以怎樣的筆觸描繪他這個同行兼前輩。是文人相輕還是惺惺相惜?後來發現並不是。《蘇軾記》更像是一部遊記,一部按圖索驥尋找蘇軾足跡的遊記。順著蘇軾的人生軌跡,結閤蘇軾留下的詩文,作者在不經意間勾勒齣蘇軾其人...
評分 評分 評分##一直以來對東坡先生要比對我國古代的其他文人要多幾分推崇,這本書是買書店的福袋時的意外之喜。閱畢,對蘇東坡的一生更感興趣瞭。
評分##半本攝影,半本文字,半本文字中又2/3引語。不過倒是引起瞭我去惠州、儋州和鞏義的興趣。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