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穆埃尔·拉莫斯(1897-1959): 墨西哥著名思想家、作家,1897年6月8日生于墨西哥米却肯州,曾就读军事医学院,后弃医从文,1919年转学至墨西哥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专攻哲学。拉莫斯曾担任墨西哥公共教育部主任,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创立“墨西哥哲学史”课程,长期积极致力于整理本国的思想文化并重视国民人文教育。
艾青:北京大学西班牙语学士、硕士,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西班牙语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发表专著Nostalgia Imperial: Crónicas de viajeros españoles por China (1870-1910) (《帝国怀乡:西班牙人的中国游记(1870-1910)》)。
★拉丁美洲哲学思想走向成熟的突破之作,开启墨西哥国民性批判先河,首次中译。
★丝丝入扣揭示民族自卑心理根源,号召人们重塑墨西哥精神,抵抗物质文明和现代技术对人的物化。
★“光启·拉美思想译丛”,拥有超强顾问与译者团队,汇集海内外拉美研究专家。由滕威、魏然主编,戴锦华、汪 晖、索飒、赵振江、陈众议、刘健芝、Gesine Müller、Gustavo Esteva Figueroa、Héctor Hoyos、Ignacio López-Calvo、João Pedro Stedile、Karina Batthyány、Maria Montt Strabucchi、Mariano Siskind、Paulo Nakatani、Walter D. Mignolo等鼎力支持。历时两年,精心编选书目,集中展现拉丁美洲思想的丰硕成果,“站在拉美看拉美”。
在世界文化与本土文明之间,在现代技术和精神文明之间,在信心缺失与妄自尊大之间,如何“认识你自己”?这不仅是墨西哥的问题,也是每个第三世界国家人民都面临与反思的问题。萨穆埃尔·拉莫斯深入解析塑造民族心理的历史力量,指出殖民制度造成了墨西哥人心里深处的自卑感,让他们不敢正视过去,企图将历史一笔勾销,从零开始。他认为墨西哥革命在反对独裁者迪亚斯政权媚外倾向的同时,又陷入了封闭性的民族沙文主义。然而,真正的自救之路应该是直面自我,辩证地看待历史遗产和民族性的优劣。他指出,墨西哥人应该摆脱世界主义眼光的风情画式的“墨西哥主义”,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本书堪称拉丁美洲哲学走向成熟、引起世界注意的突破作品,是用历史主义和现代心理学的理性眼光分析具体民族文化的尝试。
##观点很好理解,即克里奥尔人因文化匮乏产生的自卑心理驱动了墨西哥向着民族主义和及时行乐的方向发展。但我不太能同意作者的观点,并没有很好地把墨西哥的个性展现出来。
评分##一 长久以来,当我们说起外国哲学、思想或理论时,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欧陆或英美的巨匠与杰作,但一问及第三世界的,比如拉美和非洲的思想史,大家几乎一无所知。每年国内翻译出版的外国理论著作不计其数,但还是译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占绝对多数。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社...
评分 评分##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墨西哥循环往复的反历史性。墨西哥国民在其独特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影响下产生了深切的自卑感,这使他们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是照搬欧洲文化。结果这种生硬移植的文化注定失败,墨西哥自卑感加深。墨西哥历史上大多数的社会运动并非应社会需求而生,而是在虚构伪装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发起的。艳羡别处风景独好,却从不低头看清自己脚下的路,于是每次都掉进同一个陷阱,在政变、起义、立宪、违宪的循环往复中,难以前进。
评分 评分 评分##挺深刻的,文化的自信来源于自省。 自20世纪80年代国内掀起的“拉美文学热”以来,国人对于拉丁美洲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拉美文学,而对拉美思想、哲学知之甚少。墨西哥思想家拉莫斯的著作《面具与乌托邦》正是拉丁美洲哲学走向成熟的突破之作,此书中译本的出版以及“拉美思想译丛”项目意在拓展关注视野,填补对...
评分##乍看是简单的墨西哥国民性批判,指出因无法认识自我与根深蒂固的自卑带来的几种墨西哥人性格,文化沙文主义或“崇洋媚外”都不是面对(西方文明制定的)现代世界秩序的正确态度。国人读此很难不产生自己国家的当下联想,即面对西方文明当如何自处。但深读背后其实有很多更复杂的东西,比如克里奥尔人在美洲的问题,比如墨西哥土著在本书里依然没有发声,书中所说的“民族”概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有何异同,不同人种应当如何共处等等。不过这些都并不妨碍这本书成为了解拉美思想历史的必读经典。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