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

把自己作为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项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0-7-1 平装 9787532176953

具体描述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

吴琦,《单读》主编,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一次将是烈火》译者。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用户评价

评分

出于对项飙的朦胧好感,读了这本个人色彩浓重、没有明确话题所指的书。 整个阅读体验由满怀期待、受到项飙观点惊吓、与朋友考证项飙所举例子,最终勉强完成阅读。 在节目《十三邀》,他的牛津教授抬头与口头流畅表达的大白话构成迷人的反差与吸引力。 刻板印象里的牛津象征艰深...  

评分

出于对项飙的朦胧好感,读了这本个人色彩浓重、没有明确话题所指的书。 整个阅读体验由满怀期待、受到项飙观点惊吓、与朋友考证项飙所举例子,最终勉强完成阅读。 在节目《十三邀》,他的牛津教授抬头与口头流畅表达的大白话构成迷人的反差与吸引力。 刻板印象里的牛津象征艰深...  

评分

评分

##项飙老师是一位很理想的对话者。对我来说,这本书解答了一些问题,遗留了一些问题,并制造了更多问题;我成为了一个问题的问题,需要从自己的问题去解决更大的问题。因为这些年编辑了非常非常多对话稿,对这种呈现方式感到亲切,也会在阅读时考虑如果是我来操作会如何提问或编排。答者和问者的坦诚对于一次对话来讲非常重要,前者是针对自己的欠缺不足,后者是针对当下的迷茫无力,这些部分或许也可以投射到读者身上,激发出更多“有机”的想象与对话。 对《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真正产生兴趣,是在看到一个朋友贴出她无法认同的项飙的观点之后,在那段话里,项飙将“文革”比作古希腊悲剧,并肯定它合理性的一面。而我现在反而对这种明显偏左的立场更有好感,尽管他们的结论并不能真正说服我,但我感到,偏左的人比偏右的人更...  

评分

实在不知道怎么说这本书。今天丹妮突然把最早的聊天记录翻出来,竟然是四年前的七月此时,当时哪知道做一本书要这么久,每天都想着明天就要辞职出去搞创作,反倒是世界的苦闷和颠倒从那时就有苗头了。拿到书以后觉得陌生,自己的状态大概也彻底变了,尽管还是会抱怨,但比当时确信多了,知道既然选择了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所以在稿子最后一次修改时,在结尾加上一句话,对话的精神、带有反思的实践不应停止,我们所选择的生活与研究都要继续下去。这一路没有想象得那么孤独,反而不断遇见互相启发彼此督促的战友。多么值得。

评分

##这是编辑生涯做得最久的一本书,从2017年7月的动念、到今天的实体书上市。在这四年里,它持续输送给我热情、新知、力量,像一条纽带,把我和远方敬爱的师长、志同道合的伙伴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最初的想法、问题,到提纲、草稿,再到成为一本书、一个新的邀请,它呼唤着新的伙伴的加入,呼唤着另一本书——另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没有比这更幸福的。这本书,提供的方法,于我,就是关于如何把一个想法变成一本书。希望它可以被更多的人阅读,希望更多的人,能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评分

评分

评分

##雷蒙·阿隆说,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之前对访谈与对话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但在读了马尔克斯的《番石榴飘香》和村上春树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之后,趣味也开始发生转向,从而对雷蒙·阿隆的这句话逐渐有了更为深刻的体认。 对话精神是一个健康良性的社会必不可缺的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