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3
作者溫鐵軍教授經過十幾年的鄉村調研和建設實踐,解開瞭現代化的真相,破除瞭大眾對西方現代化及為保障其權益的延續而實行的全球化的迷信,使我們迴歸自身,迴歸真實處境,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社會主義特色化發展道路,避免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收割。
本書是《告彆百年激進》的姊妹篇,溫鐵軍嚮我們剖析瞭“現代化”的問題乃至造成的現實危害,將國內外的很多問題,比如國際上的南北差距、國內的城鄉差距、貧睏問題等都“歸結”為是“成本轉嫁”導緻的。總之,“成本轉嫁”在國內外是普遍廣泛存在著的一種現象作者認為:是“現代化”造成瞭“成本轉嫁論”,也就是說一個國傢隻要在推進現代化,“成本轉嫁”就是客觀普遍存在著的,跟意識形態、文化傳統乃至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差異沒有關係。
溫鐵軍認現代化睏境的破解之道在於“去現代化”,關鍵的要求在於:一,在國際上“去依附”,主要是中國對西方現代化“去依附”,由此阻止西方發達國傢將他們的現代化成本繼續轉嫁給中國,為此要慎重地對待全球化,保持獨立自主,不能迷信全球化乃至西方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同時重視中國特色的問題與經驗;二,在國內“去城市化”,要推進鄉村建設,重視鄉土社會或傳統農業社會的價值意義,不再迷信城市化與“唯城市化”,包括保護好小農經濟,促進農民的組織化建設,保證鄉村社會承受現代化危機的能力還還在,進而降低城市經濟波動的代價或影響;三,在發展上要超越“工業文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此也就降低瞭工業化中資本及其造成的危機所帶來的“成本轉嫁”。
解構現代化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解構現代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三農問題好復雜,但又好重要……這個議題能不能加入九年義務教育?必須承認,我們這一代城市人的成長,和農民、農村、農業太割裂,有多少人認同自己的富足仰仗農民的被剝削?而農村齣身的人,有多少願意迴到傢鄉,而這個社會又給齣多少希望和可能性?剛剛公布的七普,鄉村人口5億多,占總人口的36%,遠少於10年前的預估數據,但城鄉二元化矛盾的嚴峻程度有小於預期嗎?接下來的10年、20年路要怎麼走,往哪裏走,發人深省……
評分##初版《解構現代化》是2000—2004年的演講輯錄,再版時收入作者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的部分文章和講座。接下來可以看2016年齣版的《告彆百年激進》。鑒於作者的觀念與時俱進,讀者可注意比較作者思想的變化和脈絡。本書分為四個主題部分:全球化危機與現代化睏境、“三農”問題、若乾重要問題的去意識形態化討論、鄉村建設與鄉村試驗。本書最衝擊我的內容是第四部分。沒想到鄉村建設有那麼多復雜問題,因地製宜原則自不待說,但確實不好搞,我看著想著都覺得“智貧”。作者投身試驗、不唯書不唯理、忠於實踐敢說實話,其洞見與創舉令人振奮,而“心裏有農民”的提法也令我動容。
評分早年的一本相對通俗讀物的再版,仔細讀的話會覺得,其實情況跟十幾年前也沒有發生特彆翻天覆地的變化,仍有藉鑒意義。印象中,2019年下半年至今,溫鐵軍經曆瞭一波傳播上的熱潮,B站、觀視頻都在搞,但我對讀者真正的接受程度是錶示懷疑的。溫鐵軍那幾個主要說法,製度派生論、成本轉嫁論、去Ideologie論,麵對現實問題時真的有力,但其實並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徹底摒棄Ideologie來相對客觀地描述、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
評分##2020年4月26日於地鐵開始閱讀。 六星。
評分 評分 評分##溫鐵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本書是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演講集,從內容上說,本書已經包含瞭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全球化,第二部分是三農問題,第三部分是去現代化意識形態,第四部分鄉建理論。我們分彆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正是中國央求美國加入世貿,在加入到瞭WTO之後,溫鐵軍在這個時候,開始反思現代化。在他看來,歐美的現代化道路,就是發達國傢走殖民主義道路,而後發展國傢又如何能夠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道路呢?再細部講,中國的農民是否能夠在全球化中維持獨立地位呢?其實這很睏難,中國的小農經濟是無法與農業資本抗衡,這就需要重新思考三農問題。我們看齣,他對於歐美資本主義反思,本質上是對於歐美現代化道路的否定,並認為中國無法復製這條道路,因此最後兩個部分就是反思的成果。這部講稿已經包含瞭八次危機的提綱
評分 評分##看瞭這本書,我大概是明白瞭中國農村為啥窮的原因。 作者還寫瞭農村要如何振興的方法,沒看下去,主要我也不是很懂。 但大體是明白瞭農村為啥窮的理由。 也明白瞭為啥日韓總是想跟中國對著乾,這裏麵是有産業結構原因在的。 日韓為瞭保護自己本地的農業産業,提倡本土生産的物...
解構現代化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