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誠 1939年生於廣東揭陽。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專業。1962年留北京大學中文係漢語教研室協作教研組擔任寫作課教員。1977年轉入當代文學教研室。1978年評為講師。1985年評為副教授。1993年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退休。現參與中國新詩研究所《新詩評論》、“新詩研究叢書”的編輯工作。著有《文學的閱讀》《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材料與注釋》等。
努力把問題放迴到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以靠近曆史。
編輯推薦
《中國文學1949—1989》在對當代文學的敘述上,除瞭有關文學規範、形態的特徵外,還特彆考察瞭當代文學生産方式、作傢的生存狀況與文學形態的關係,使當代文學史的研究得到深化和開拓。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1949—1989》是洪子誠先生對20世紀文學史研究的典範成果,試圖建立新的敘述體係。他從當代文學的獨特體驗和理解齣發,來把握當代文學的基本特徵和生存狀態: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描述“當代文學”文學體製的建立,文學高度“一體化”的形成和削弱、崩潰的過程。
##環境史,和文學沒什麼關係
評分##《中國文學:1949-1989》是洪子誠老師一部短小精悍的佳作。本書細講當代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簡練版。 本書的上半部分講五十到七十年代,並沒有涉及太深當時的文學,亦或者當時並沒有太深的文學可以涉及。上部從建國大背景開始,描述瞭鬍風、周揚和“文化激進派”三派...
評分##言簡而意豐!!!微言大義!!!值得二刷三刷!!!
評分##簡明扼要的概述。感謝上蒼,每天兩章,一周閱畢,終於看完,想來再看洪子誠的教材會好很多,丁帆《新稿》第三版的“詳盡”真的是……特彆摺磨……文學存不存在都要打個問號的時代,還要編“史”來敘述——越詳盡就越像老太太的裹腳布[捂臉]
評分 評分##補標。特彆好。
評分##第一章:毛澤東的文學主張和文學政策 第一次文代會——當代文學的開端。 1942年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國文學必須遵守的“綱領性”文件。 一、 毛澤東文學主張提齣的背景 毛的文學主張,很大程度上是對現實緊迫問題所做齣的迴答。他有關文學的論述,不是或明或暗地...
評分 評分##環境史,和文學沒什麼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