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我也有一个梦想(四版)/近距离看美国之三》用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林达笔下的美国种族平等发展史展现了美国的进步力量,如何在一个挺不错的体制下,遵守游戏规则,推动种族平等和融合的。 遵守游戏规则,可能是我们最缺乏的一种游戏规则,可能这就是我们如此不堪的原因吧,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感动他人,也许美国的昨天就会变...
评分##印象最深的,是本书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述的阿姆斯达号事件,这个在今天的中国听起来也像天方夜谭的故事,却在170年前的地球另一端真实发生过。如果可以穿越,亲历这个历史事件,我想捎上九个政治局常委,跟他们说这是挑战你想象力的“回到未来”之旅。
评分 评分##可以感受到基督教的作用,绝不是初高中教科书所谓的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这么简单,早起的北部各联邦人们正是由虔诚的信仰对人性进行自发的反思和觉醒。 和想当然的不一样,美国人们对奴隶制和黑奴的态度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歧视,在北部很多人是抱同情态度的,甚至有的...
评分##过了12年重新再看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评分 评分由1991年印发洛杉矶暴乱的罗德尼案引出话题,从“阿姆斯达案”开始,“摩根案”、斯科特案、南北战争、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二战后反对种族隔离的非暴力运动中的“入座”、“罢乘”、两起谋杀案以及后来通过的《民权法》、《平权法案》,生动展示了少数族裔是怎样在法治的框架内,运用法律和舆论的武器,经过一次次斗争推动全民认识的转变,从而为争取自身权益奠定立法的基础,说明了美国种族问题的社会意识和法律的演进逻辑:法律要以自然法为参照,以契约精神为中心,顺应民众认识的发展和历史局限性,不断平衡社会经济文化各种关系。个人觉得,现在美国的种族问题,更多的其实是经济问题,也就是说是以个体的财务状况进行区别对待的一种社会风气,其实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方法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和种族肤色的关系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