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
美国作家、自然主义者、哲学家。一八一七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一八四五年,二十八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公里的瓦尔登湖畔自建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零两个月,写就了闻名于世的文学著作《瓦尔登湖》。 布莱德利?迪恩 梭罗研究学者,《梭罗社会学报》主编。终生投入编注梭罗庞大且字迹难辨的手稿,促成梭罗珍贵手稿于一百二十五年后首度面世。迪恩以其特殊贡献,于一九九三年获颁“梭罗环境教育奖”。
《瓦尔登湖》出版八年后,梭罗于一八六二年辞世。他在这个时期内大量阅读和写作,却鲜有文字发表。从一八五二年到一八六二年间,梭罗将这些原始资料整理在三大套笔记本中,留下了近万页手稿。《种子的信仰》这本书经由《梭罗社会学报》主编布莱德利?迪恩倾其一生整理、编选,呈现了这位诗人、哲学家最后十年每日于林中散步所写下的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成为继上部作品后一百二十五年来,首部问世的新书。
##总体来说 ,内容是很好的,但是涵盖面稍窄了些,全书主要讲述到的种子和树木比较有限。主要是松树、橡树、桦树、 榆树、柳树这种比较常见的,而且大篇幅多篇章重复讲松 、橡,论点也是经常重复。当然 这主要是编者的责任,不在于作者和译者。 而且,我发现这本书的好多译者对原...
评分##最初之所以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一眼望过去发现它的作者和《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等我将书拿起来时才发现,原来这就是那个我知道的那个亨利·戴维·梭罗——好吧,必须承认我实在不是梭罗的忠实粉丝,他的作品我只读过《瓦尔登湖》和那篇《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随笔。 但我...
评分##适合当个文学作品来读,现在的自然科学已经发展的很系统了,再看梭罗,只能感叹那个年代的文学家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耐心,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描述都是非常值得敬仰的。
评分 评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这些在于他所听所读所看所游之中。”
评分##需要静心细读的作品,就像需要伫立不动,清风便不邀自来一般。也许眼下的大自然已不复当年,人类的敬畏感却丝毫没有增加。对于树林、灌木和果实,要是我们能像一只鸟儿或是一只松鼠就好了。书里的插图是最初选择阅读的理由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