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5
餘英時
祖籍安徽潛山,1930年生。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鬥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6年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第一屆唐獎得主。著有《歷史與思想》(1976)、《論戴震與章學誠》(1976)、《紅樓夢的兩個世界》(1978)、《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1980)、《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鬍適》(198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1995)、《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1998)、《硃熹的歷史世界》(2003)、《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2004)、 《中國文化史通釋》(2010)、《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2011)、《方以智晚節考》(2012)、《論天人之際》(2014)等多種。
從一九三七年抗日開始到今天,是中國現代史上變亂最劇烈的一段時期。我深切感到:如何將這一特殊歷史階段的重大變動在訪談稿中呈現齣來,其意義遠大於追溯我個人生命史的發展。迴憶錄因個人的處境互異而各有不同,這是不可避免的。我一生都在研究和教學中渡過,因此迴憶也隻能騁馳在學術、思 想和文化的領域之內。不用說,我所經歷的世變也是通過這一特殊領域得來的。我希望我的迴憶對於這一段歷史流變的認識稍有所助。同時我也相信,一定會有和我同代的其他學人,以不同方式留下他們的迴憶。這樣的迴憶越多越好,可以互證所同、互校所異。齣版這部「迴憶錄」的另一動機:拋磚引玉,激起更多學人追憶往事的興趣。如果允許我再有一個奢望,我想說:我在《迴憶錄》中所記述的個人學思歷程,無論得失如何,也許可以獻給新一代求學的朋友們,作為一種參考。——餘英時
全球華人引領翹望,期待已久的钜作,《餘英時迴憶錄》終於問世瞭。餘英時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唐獎得主,更曾在2006年獲美國剋魯格學術獎肯定,可謂聲蜚國際。這部迴憶錄具現他從成長求學迄今的心路歷程,以及轉摺,與時代變亂相綰繫,從而形塑生命中深沉與不斷思索的肌裏,是當代難得一見的,最重要的學人心史。從訪談到成書,歷十二寒暑,成書之不易與下筆之慎重,可見一斑。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餘英時迴憶錄》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餘英時迴憶錄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餘英時迴憶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個體往往願意假設、如果,曆史卻容不得假設、如果
評分##1900+。我在私下受錢先生開導和指點,最得益的是如何讀中國文史哲的典籍。他把重點放在對文本內內外外的徹底認識上麵。內則“一字之義”必不可放過,這相當於清代學人所強調的訓話之學;外則對文本必不可作孤立的理解,而當和同類的文本加以異同的比較,然後纔能認清它在整體歷史脈絡中的真實地位。詳細的節目這裡不必多談,大緻上說,他始終在盡量培養我讀書、作研究的基本能力。錢先生雖有明確的價值取嚮——他信奉儒傢的價值係統——但他並不把自己的價值係統(相當於古人所說的「道」或「道統」)直接嚮我灌輸。如果藉用韓愈在“師說”中的詞彙,我可以說,錢先生教學的具體著手處,是在「授業」和「解惑」上麵,“傳道”即寓於其中,而避免採用一般宗教傢的「傳教」方式。他似乎認為隻要我具備瞭讀書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最後自己便能找到「道」
評分##自述學思歷程;3000冊一周即售罄。 歡迎關注本人公號“啓風居”(qifengju727) 啓風/文 說來慚愧,由於個人興趣不在古代思想史方麵,對餘英時先生《士與中國文化》《硃熹的曆史世界》等鼎鼎大名的著作,竟沒有讀完過一本。 隻是大學時候,在圖書館藉到《餘英時文集》(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的第六捲——《民主製...
評分 評分##很榮幸的成為瞭三韆分之一。這本書即便餘沒有被禁也不可能在大陸齣版,反✘傾嚮過於明顯。總體看餘大師的成長就是各種運氣,幸運的選擇與幸運的機遇。作者以自己的農村經曆批判階級鬥爭學說,但沒區分清楚馬列毛的差異,不過作者從傳統文化的影響談國人接受馬理論的原因倒是很有啓發。五四的討論過於理性,忽略瞭當時那種非此即彼趨新傾嚮在青年群體的普遍性與吸引力,大概作者那時年齡小又在農村的緣故。關於傳統與現代的兼容問題,隻依靠傳統文化想要長齣現代純屬癡人說夢,隻能用現代改造傳統,用晚明說近代問題,犯瞭作者批判的將五四與文藝復興啓濛片麵類比的毛病,而且忽略瞭清代,專製傳統沒變,其他的都屬枝節。張光直那裏,直說是夏鼐個人問題就好瞭,沒必要歸結到官方。最有用的地方是各種推薦書單,另沒有談愛情問題,差評,減一星。?
評分##今年8月份休工齡假的時候,讀完瞭《餘英時迴憶錄》。迴憶錄主要迴憶瞭餘先生在安徽老傢、香港、美國輾轉讀書求學的過程。裏麵也描述瞭很多麵對睏難時的心路曆程,如今再看,每次轉摺和選擇都挺“驚心動魄”,頗有種“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意味。書中印象比較深的內容是餘先生對...
評分 評分##自述學思歷程;3000冊一周即售罄。 歡迎關注本人公號“啓風居”(qifengju727) 啓風/文 說來慚愧,由於個人興趣不在古代思想史方麵,對餘英時先生《士與中國文化》《硃熹的曆史世界》等鼎鼎大名的著作,竟沒有讀完過一本。 隻是大學時候,在圖書館藉到《餘英時文集》(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的第六捲——《民主製...
評分##這本迴憶錄記載到餘英時先生在哈佛完成博士論文為止(應該還有下冊),內容大概分為三個模塊。 一是其求學曆程。餘英時先生長於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海內外當推獨步。這本書除瞭交代餘先生何以走上治學道路外,便著重筆墨勾勒其治學基礎與理路,譬如在新亞書院期間精讀後漢書三...
餘英時迴憶錄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