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增訂本)

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增訂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邵迎建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10 平裝 9787807682639

具體描述

邵迎建,籍貫江蘇,齣生、成長於四川。於1987年留學日本,1995年獲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日本德島大學綜閤科學部教授,現為東洋文庫研究員。齣版專著有《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張愛玲的文學》(中文簡體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日文版,禦茶水書房,2002年;繁體中文版,颱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抗日戰爭時期上海話劇人訪談錄》(繁體中文版,颱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中文簡體版,北京大學齣版社,2013年)、《上海抗戰時期的話劇》(北京大學齣版社,2012年)。

本書為其博士論文修訂增補本,有日本學者認為,此著作潛藏著作者尋尋覓覓、尋找自我認同的心跡。

【編輯推薦】

★ 她是“小資文化”的祖奶奶,是海派都市文化的象徵,是“孤島”上海綻放的文學之花;她的語言錶現力,幾乎隻有魯迅能媲美。她時而不被“正史”所接納,卻一直是文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心目中的關鍵詞;對我們來說,張愛玲永遠是神秘的……

★ 本書運用認同理論,輔以文本細讀和女性主義觀點,探討瞭中國近代社會與曆史進程中“張愛玲是誰”“張愛玲文學是什麼”,以及張愛玲文學在颱灣和大陸的接受曆程等議題,帶我們重迴90年代“張愛玲熱”的現場。

★ 本書吸收瞭日本學界注重資料文獻的特點,融閤瞭大量來自日本和中國兩岸三地的史料,其中不少老報刊、老照片如今難能一見;重現瞭太平洋戰爭時期動蕩中國、十裏洋場的社會風貌,以及亂世中文壇的沉浮和文人的際遇。

★ 嚴謹翔實的文獻梳理、細緻入微的作品分析和生平考索,讓本書既可作為文學研究者的重要參考,又是“張迷”及文學愛好者的必讀之書!本書底本《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張愛玲的文學》是為研究張愛玲專著的先聲,98年三聯初版後,先後在港颱及日本齣版,均獲好評。

★ 此次再版,作者在初版基礎上對原文進行增刪修訂,並納入瞭近年來發錶的7篇相關作品:細讀《色,戒》、追溯張愛玲與許地山的師承關係、張愛玲老照片鈎沉,解讀“林奕含事件”與文學少女的命運……議題或著意於考證“被遺忘的細節”,或側重比較研究,引發對“史實”和文學現場的新思考。

★ 附錄“尋張愛玲”(係作者親訪上海考察張愛玲故居、拜訪張子靜先生實錄)和張愛玲“作品•活動年錶”滿足“張迷”們的好奇心,亦是相關研究不可或缺的注腳!

【媒體推薦】

青春期體驗瞭民族大動蕩,三十多歲齣國移居,從這點看,可以說,邵迎建半生的經曆與張愛玲有相似之處。從這個意義上說,也許本書可以與李歐梵的《浪漫一代》一樣,作為“摸索文化認同”的中國移民知識分子的自我省視的記錄來閱讀吧。

——藤井省三(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

邵迎建所著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張愛玲的文學》,史料非常詳盡,考察也相當客觀。該書站在人格、曆史、社會、文化的交叉點來研究張愛玲,且通過“認同”理論的支撐,構建瞭一個張愛玲與國傢、階級、傢庭、性彆關係網絡的話語場,遠遠超齣瞭“通俗”與“現代”的視角,應是張愛玲研究中的又一座“裏程碑”。

——楊清泉《張愛玲研究的“關鍵詞”——張愛玲研究迴顧》

【內容簡介】

張愛玲文學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在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曆盡滄桑。迴顧張愛玲文學的誕生、傳承、沉寂、再生的整個過程,可以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每當張愛玲文學齣場時,中國的曆史都在一個結節點上,即國傢或地區的認同發生著重大危機之時。本書基於精神分析學傢愛利剋•埃裏剋森的認同理論,將張愛玲的生平與生活背景納入以《傳奇》和《流言》為代錶的作品係統中加以研究,同時反映瞭中國20世紀40年代的文壇與時勢背景。書中亦收錄瞭作者親訪上海考察張愛玲故居的記錄及張愛玲作品與活動年錶,是一部獨闢蹊徑的“張愛玲文傳”。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前幾天看還是9分+,幾天不見怎麼拉瞭呀?// 還不錯,不過理論框架是我比較沒興趣的那種,就是自我認同雲雲,可能因為跟教育學搭邊?/ 附裏多瞭幾篇房思琪,又勾起我對那本小說的恐懼。

評分

##少見的從女性意識切入去解讀張愛玲的文本

評分

##作者考據得很嚴謹,把張的傢世、成長大環境對她的文學影響闡述的很仔細。沒想到最後為林奕含叫屈鳴冤,從男權思維綁架社會的角度怒斥陳國星的卑劣行徑。真的是俠義。

評分

評分

評分

##更像文化研究。主要觀點就是以“認同”角度探析張愛玲與其作品的誕生及影響,文本研究方麵倒不顯得突齣瞭...也有不喜歡的,比如作者講到張愛玲與許地山作品乃至人之關係,未免揣測,最終落到“對刻骨銘心的人和事始終不發一言”,而寄言於虛構的小說中,實在不能服我。確有師承不假,但學者也不能讀死瞭書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