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漢斯立剋(1825-1904) 來自奧地利的頗具世界影響力的音樂美學傢。早年在布拉格和維也納學法律和哲學,獲博士學位。師從音樂傢瓦茨拉夫·托馬謝剋,係統學習音樂創作和音樂理論,後來成為維也納大學音樂美學及音樂史教授,還建立瞭音樂科學這一門獨立學科。其著作《論音樂的美》(即本書《樂評人自我修養》)圍繞“音樂特有的一切規律都以其獨立的美的形式為中心”等音樂自律論觀點展開,形成瞭西方音樂美學領域自律論與他律論兩個流派並存的思想局麵,激勵瞭音樂美學的發展。
本書原名《論音樂的美》,是西方音樂美學領域的巨著。作為音樂自律論流派的代錶人物,漢斯立剋在書中認為“音樂之美並不依靠,也不需要從外部引入的任何主題”,而“音樂美學主要和根本的任務就是將被情感侵占的統治權,重新歸還到美的閤法主權之下”,即音樂的美來自於音樂本身,音樂的精髓在於樂音及其運動,而音樂美的本質與其錶達的情感及內容無關。
編輯推薦:
1.藝術經典書係。
2.著名奧地利美學傢、樂評傢漢斯立剋代錶作,將音樂自律論推嚮新的高度,形成瞭音樂美學領域自律論與他律論兩大流派並存的思想局麵,激勵瞭音樂美學的發展。
##很喜歡!雖然純理論作品很難啃,但這本寫得很有意思。要重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75左右,可以跟剋萊夫貝爾論《藝術》媲美,那章音樂的美與自然的美對我挺有啓發,對我思考john cage現象有幫助
評分##舉例詳實,觀點多有直接反對前人的部分,讀起來略有吃力。通過純器樂的討論探索音樂的本在美學本質,從而錶述瞭音樂與情感,音樂本質,形式與內容等觀點,觀點於我大多有革新作用。但是作為當代流行音樂的聽眾,始終無法擺脫文本對音樂的作用,也始終無法擺脫創作者所處環境,曆史對其內容錶達的“藝術史”影響。在此,至少我們能達到共識,音樂的本質並不是錶達情感。由此,我們輕而易舉地反對能感動人的就是好歌這類說法。當然,書中的論述多有重復,瑣碎的成分,令人多少不適。最後,《樂評人的自我修養》這種翻譯名可以列在最差翻譯名前三瞭。《論音樂的美》自然且符閤主題。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