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汉斯立克(1825-1904) 来自奥地利的颇具世界影响力的音乐美学家。早年在布拉格和维也纳学法律和哲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音乐家瓦茨拉夫·托马谢克,系统学习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后来成为维也纳大学音乐美学及音乐史教授,还建立了音乐科学这一门独立学科。其著作《论音乐的美》(即本书《乐评人自我修养》)围绕“音乐特有的一切规律都以其独立的美的形式为中心”等音乐自律论观点展开,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个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本书原名《论音乐的美》,是西方音乐美学领域的巨著。作为音乐自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汉斯立克在书中认为“音乐之美并不依靠,也不需要从外部引入的任何主题”,而“音乐美学主要和根本的任务就是将被情感侵占的统治权,重新归还到美的合法主权之下”,即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音乐的精髓在于乐音及其运动,而音乐美的本质与其表达的情感及内容无关。
编辑推荐:
1.艺术经典书系。
2.著名奥地利美学家、乐评家汉斯立克代表作,将音乐自律论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大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探寻美学本质的一本书,从事音乐工作或喜欢音乐的朋友应该读一读。
评分 评分##讲真,这本薄薄的小书断断续续看了很久,很多内容都需要反复细嚼,作为一个专业音乐演奏者,一直都是以如何更好的诠释情感为核心,而这本书的论点则与之相悖,或者说它直接给了我一个新的思想上的冲击。所谓的“约定俗成”是经过了前人多少的唇枪舌战,揣摩推敲,即便在今天,...
评分##感觉读了一大篇论文TT1、音乐首先影响的是感觉,然后唤醒情感。2、自然界没有音乐,但自然界有节奏。3、关于主题与内容: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是一首乐曲中具体存在的一组乐音,即主旋律,它是整首作品真正的素材和内容;一首乐曲真正的内容,就是它的主旋律或多个主旋律。 音乐尽管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在自然属性上它是音响实体,不过是声音的运动,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它代表的是呈现性功能,就此而言它是自律的。前苏联音乐哲学家玛雷舍夫以符号学的角度考察音乐,认为“音乐符号客体与其艺术意义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同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
评分##很喜欢!虽然纯理论作品很难啃,但这本写得很有意思。要重读。
评分##75左右,可以跟克莱夫贝尔论《艺术》媲美,那章音乐的美与自然的美对我挺有启发,对我思考john cage现象有帮助
评分##没读完。他的观点和倾向性非常明确,读第一章就能明白;而论证又很糟糕,我根本撑不到最后一章。阅读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仔细思考。给三星的原因是:尽管如此,他的观点仍然很有启发。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