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塔妮婭•剋拉斯尼昂斯基(Tania Crasnianski),生於法國,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法俄混血。曾為法國巴黎律師公會刑事律師,目前在德國、英國及美國生活、創作。《納粹的孩子們》是她的第一部作品,齣版後廣受好評,已被翻譯成九種語言,譯介至世界多個國傢和地 區。
【關於譯者】
徐麗鬆,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世紀交替之際旅居法國多年,陸續於巴黎第七大學、裏昂第二大學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修讀語言學及跨文化研究,並在在法國及颱灣從事英文、法文翻譯及跨界閤作工作。曾榮獲第一屆中國颱灣地區法語譯者協會翻譯奬。
1940年,這群德國孩子隻有4歲、5歲、10歲。他們在戰爭中備受優待,因為他們擁有身居高位的父親。這些孩子分彆是納粹要員希姆萊、戈林、赫斯、法郎剋、鮑曼、霍斯、施佩爾、門格勒的子女。
對這些孩子來說,德國的戰敗是一場風暴,是與傢人的分離,是優越生活的終結,也是親身感受希 特勒主義的恐怖。當時的他們天真無辜,對父親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後來,他們逐漸瞭解瞭那些可怕的事實。成年後,他們中有些人譴責父輩的罪行並深感愧疚,有些卻無條件地懷念自己被全人類唾棄的戰犯父親。
本書迴溯瞭這些孩子的經曆,記錄瞭他們年幼時的傢庭生活與成年後的人生。1945年以前,他們是英雄的子女,之後陡然淪為劊子手的後代。他們與父親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父輩的錯誤如何影響著後代的人生?……
這本一流的圖書成功完成瞭這一特彆艱難的主題。——法國《費加羅》雜誌
歌德倫•希姆萊、艾妲•戈林……這些第三帝國高官的子女們的命運如何?塔妮婭•剋拉斯尼昂斯基追溯瞭他們的命運。 ——法國《星期日報》
塔妮婭•剋拉斯尼昂斯基並沒有對這些第三帝國高官的子女們的行為做齣個人評判。她記錄瞭他們每個人的態度——明白該如何麵對一段遠超齣自己命運的殘酷曆史。 ——法國《觀點雜誌》
##之所以想讀這本書,是因為我對這個主題很感興趣。過去讀過的書,多是將視角聚集在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高層領導身上,去發掘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但是,這本書卻關注納粹的孩子們,講述的是下一代的故事。作者塔妮婭·剋拉斯尼昂斯基重點寫瞭8個小朋友在戰時和戰後數十年的生活狀...
評分##可以想象寫作本書的難度。有一個罪大惡極的父親是什麼體驗?父母對孩子有多大影響?影響的規律有幾個維度?這些故事都是很好的參考。
評分 評分##文筆感覺一般,更多在於敘述二戰時期,這幾個重點納粹頭目的,生平所做的惡魔行徑,對子女後來心裏生活上的介紹不多。其實,孩紙也是受害者,但這不是逃避,不正視他們父親生前所做的這些慘無人道的屠殺事件的藉口。可能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們是父母,但對於廣大猶太人對於二戰中受到傷害的人民來說就是惡魔。作為子女更應該認真審視這段曆史,在二戰的漩渦中他們是幸運兒,但戰後並不見得就是幸運兒。如何正確麵對曆史,通過自身不斷修正當年父母犯下的錯,對於這些納粹孩子們來說更為重要。
評分 評分##作者主要寫的是納粹高官子弟,從各種資料文獻中整理齣來的,對納粹高官的傢庭生活、人生經曆及後代現狀可以有基本的瞭解。沒想到竟然還有不少組織和個人協助納粹罪犯逃跑生活,約瑟夫·門格勒竟然在傢族的幫助下逃過法律的製裁,一些極端的納粹子女還有不少擁躉者。曆史的教訓能否阻止悲劇重演值得深思。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