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5
崔瑞德(1925—2006):1925年9月23日生于伦敦,最初研究地质和地理学。中文名字杜希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文版写作崔瑞德,故通称崔瑞德)。崔瑞德是二战以来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也是西方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他在这一领域的著述具有开创性的意 义,填补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一大空白。崔瑞德多年担任《亚洲专刊》(Asia Major)的主编,在艰困环境中支撑着这本老牌汉学杂志继续出版,并最终将它由伦敦迁至台北。《剑桥中国史》主编,发起人。
史乐民(Paul J.Smith),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教授。
这是两卷关于宋朝(960-1279)及其五代和南方诸国先驱者的第一卷,介绍了中国从907年唐朝灭亡到1279年蒙古征服南宋的政治历史。概述了在社会、经济和知识分子上升时期,标志着宋朝政治的兴起、巩固和灭亡的人物和事件。作者特别强调了在宋朝时期出现的具有政治意识的文人阶层,其特点是在朝代早期考试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以及在接近尾声的“道学”运动的兴起。此外,他们还强调了宗派主义和宰相专制对宋朝政治文化的不稳定影响,以及契丹辽、西夏、女真金和蒙元等强大的草原帝国对宋朝事件的形成和发展速度的影响。
剑桥中国宋代史(上)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剑桥中国宋代史(上)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刚看完的第四章,翻译水准实在是比前面几章差太多,译者似乎中文功底都不大过关,经常弄一句话不知所云。责编也不用心,明显有一段话是重复翻译也没看出来,更有一句如陨石飞落,与上下文毫不相干。对后续章节的翻译不抱过高的预期。剑桥中国史中文版的最大问题除了删节,就是...
评分 评分##五代十国北南宋的编年史,以国别或皇帝为序,着重内政与外交。各章撰写和翻译水平有不小的差距,史乐民执笔的导论和第五章宋神宗王安石写的最好,译者以黄日初翻译的最后三章为佳,黄译文笔古朴,还校正了原作者的一些错误。整部书翻译和审校是有一些问题的,前几章经常出现公元纪年错误,多是误1095为1905之类的文本输入错误,再有就是英文人名地名回译时出现低级失误,如误王安石为王安时,再如,引发变法派与反变法派的司法大讨论的登州女子杀夫案是宋史的著名事件,而翻译时却误登州为邓州。剑桥中国史已暌违数十年,后出的这部宋代史,内容尚可颉颃前作,翻译审校则不逮前贤远矣。
评分读的是英文原版,就在中文版这边标注吧。对我来说,本书从五代十国到宋徽宗之前的历史,实在是太无聊,感觉就跟流水账差不多,平铺直叙,寡淡无趣。拜托,隋唐史的时候还一直注重新旧史学观点的对比,而这本书09年出版,比隋唐史那本晚了将近二三十年,作者就没吸收新的史学理论吗?幸好徽宗之后的历史有些新的东西。其次,人名地名罗马化后实在让人头痛,中国人名地名同音不同形的很多,比如福州/抚州,作者直接都写Fu-chou,为了加以区分,就加1、2等阿拉伯数字,讲真,这么弄,外国读者能搞得懂吗?难道不应该把中文原文加上去(这段吐槽是针对英文原版的,中文版读者不用担心这种问题)。最后,希望中文版快点出版
评分 评分##刚看完的第四章,翻译水准实在是比前面几章差太多,译者似乎中文功底都不大过关,经常弄一句话不知所云。责编也不用心,明显有一段话是重复翻译也没看出来,更有一句如陨石飞落,与上下文毫不相干。对后续章节的翻译不抱过高的预期。剑桥中国史中文版的最大问题除了删节,就是...
评分 评分##好 【编者按】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是英语世界最为全面的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集。1960年代后期,杜希德、费正清等人计划以15卷、17册(第5卷和第9卷分上下册)的内容来记录中国自公元前3世纪至毛泽东时代的历史。整套书由多名学者共同完成,该系列丛书作者均为中国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
评分##1. 宋对党项之战很有意义:大国居然被小国弄的团团转,而则宋总是急于平息战乱。为什么?因为战争会让武人和大臣把握权利,这对皇帝和文官集团是不可接受的。这真是一个大国没有办法的办法。 2. 宋文化没得说,据说和五代十国百家争鸣有关系,就如唐的盛世离不开魏晋南北朝。汤...
剑桥中国宋代史(上)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