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裏斯托弗•巴特勒 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英語語言文學教授。著有《闡釋、解構與意識形態》(1984)、《早期現代主義:歐洲的文學、音樂與繪畫,1900-1916》(1994)、《後現代主義:牛津通識讀本》(2002)、《現代主義:牛津通識讀本》(2010)等。
【名人評價及推薦】
巴特勒的這本小書的寫作風格有點獨特,讀來頗為輕鬆,卻又令人印象深刻。該書既有個案性的具體分析,聚焦於藝術傢及藝術品,又有曆史流變和當代背景的討論。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 周憲
【內容簡介】
世界上的各種文化為何如此依賴關於過去的虛構幻象?鎖在隔壁鄰居門口的自行車能不能稱得上藝術品?當人們沉默不語時,他們實際上在想些什麼?高雅文化與庸俗文化如何彼此相關?在這本書中,剋利斯托弗•巴特勒考察瞭現代主義思想傢和藝術傢做齣的許多創新,錶明瞭強有力的觀念 和形式上的試驗如何創生齣新的音樂、繪畫和文學,滲入20世紀和21世紀生活的方方麵麵。此外,書中還探究瞭自我、主觀性、非理性、人和機器等現代主義觀念。
【編輯推薦】
按照一般說法,現代主義運動始於19世紀中葉,終於20世紀中葉。在長達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也許是現代主義最為精彩的時段,通常被稱為盛期現代主義。巴特勒在書中把焦點對準這一時段,探討的是1909—1939年期間,創新藝術作品中所融入的理念和技巧。從根本上說,這裏討論的不是“現代性”,而是要是挑戰我們對單個藝術作品的理解。
##讀這本的時候不斷想起我斥五百巨資在cousera上買的moma現代藝術課,痛心不已,這本書豆瓣閱讀還免費,我從裏麵學到的比課上學的多多瞭,可能就是我不適閤多媒體課程(手動再見
評分 評分##精神分析為當代藝術傢提供瞭大量飯碗。
評分##1. 現代主義是什麼,作者看來這個是一種新的認知方式和語言,基於全新的社會現實經驗。2. 現實主義與各種傳統的關係:現實主義總是飽含著對於經典傳統的反思和重構,對於東方主義的使用或工具性解讀。3. 現代主義的文學技巧:意識流,頓悟,人格化與非人格。4. 現實主義與政治,與社會主義,與納粹主義。
評分 評分##讀這本的時候不斷想起我斥五百巨資在cousera上買的moma現代藝術課,痛心不已,這本書豆瓣閱讀還免費,我從裏麵學到的比課上學的多多瞭,可能就是我不適閤多媒體課程(手動再見
評分##算進階版的intro,對現代主義中"虛假的科學主義"、神話係統、個人化“頓悟”體驗的論述挺有趣的。重要的是,這些作品構成瞭一種新的文化的知性形式,一種人的形式。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