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士的畫像

一位女士的畫像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亨利·詹姆斯 陳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0-9-1 平裝雙封麵 9787020142279

具體描述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紀繼霍桑、梅爾維爾之後最偉大的美國小說傢,美國現代小說和小說理論的奠基人,歐美現實主義嚮現代主義創作轉型時期重要的小說傢和批評傢,開創19世紀西方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先河的文學藝術大師,生前曾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獲諾貝爾文學奬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專使》《金鉢記》等長篇小說、《黛西•米勒》《螺絲在擰緊》等中篇小說以及數量眾多的短篇小說,此外他還寫有相當數量的文學評論、遊記、傳記和劇本。他的作品聚焦美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文化衝突,對20世紀崛起的現代派及後現代派文學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不滿美國政府的中立態度,亨利•詹姆斯於次年憤然加入英國國籍。1916年初,英王喬治五世親自授予其功績勛章。同年2月28日,他在倫敦切爾西區病逝,享年73歲。遵照其遺囑,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公墓,墓碑上銘刻著“亨利•詹姆斯:小說傢、英美兩國公民、大西洋兩岸整整一代人的詮釋者”。

◎亨利•詹姆斯在小說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亞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獨一無二。

◎開創19世紀西方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先河的文學藝術大師,生前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獲諾貝爾文學奬提名。

◎2004年戴維•洛奇《作者,作者》、科爾姆•托賓《大師》、阿蘭•霍林 赫斯特《美麗麯綫》集體緻敬的對象,因為這三部小說的問世,2004年被稱為“亨利•詹姆斯年”。

◎李和慶、吳建國教授主編,李維屏教授作序推薦,2020年全新譯本,更加符閤現代讀者閱讀口味。

◎經典代錶作《一位女士的畫像》多次改編美劇電影,著名影星妮可•基德曼曾齣演女主伊莎貝爾。

《一位女士的畫像》是美國文豪亨利•詹姆斯早期創作中深具代錶性的經典之作,以繾綣繁復的典雅語言和細密流程的情節編排,描寫瞭年輕漂亮、活潑開朗、充滿幻想的美國姑娘伊莎貝爾如何麵對一係列人生和命運的抉擇。作品展現的依然是詹姆斯曆來所關注的歐美兩地的文化差異和衝突,深刻探究瞭自由、責任、愛戀、背叛等倫理問題。本作是品鑒亨利•詹姆斯的絕佳途徑。

【關於作者】

亨利•詹姆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語世界最重要的文學大師,西方小說傳統的終結者,約瑟夫•康拉德、T.S.艾略特、博爾赫斯、卡爾維諾、約瑟夫•海勒、格雷厄姆•格林、羅伯-格裏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戴維•洛奇、科爾姆•托賓等眾多作傢一緻推崇的作傢中的作傢。

小說終結於福樓拜和亨利•詹姆斯。——T.S.艾略特

亨利•詹姆斯在小說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亞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獨一無二。——格雷厄姆•格林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的偉大動力源,小說傢的小說傢,我們的普魯斯特。——菲利普•羅斯

因其寫作技巧和藝術獻身精神,亨利•詹姆斯一直以來都是作傢的作傢。因其作品給詮釋所帶來的挑戰,他成為批評傢的作傢。同時因為他那些令人深感興趣的性格謎團和私人交往,他也成為傳記作者的作傢。——戴維•洛奇

【翻譯底本說明】

長篇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於1880年10月至1881年11月間以連載形式首次發錶於英國《麥剋米倫雜誌》(Macmillan’s Magazine)。1881年6—9月間,亨利•詹姆斯以上述連載版為底本對小說進行瞭修訂, 隨後將其送交美國霍頓—米夫林齣版公司(Houghton,Mifflin and Company)齣版單行本,該版本於同年10月推齣。一個月後,英國麥剋米倫齣版公司(Macmillan & Co.) 參照美國版單行本推齣瞭該小說的英國版。1907年,亨利•詹姆斯以美國版單行本為底本對這部小說進行瞭全麵修訂, 並將其收入由他本人親自編訂的24捲本小說作品集(即“紐約版”)中齣版,該版本與1881 年單行本內容差彆較大。

本譯本係從牛津大學齣版社1986年版《一位女士的畫像》譯齣,其所用底本為1907年“紐約版”,正文前有作者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伊莎貝爾追求的是特殊的那個異性,從不存在於自己所劃分的類彆裏,到頭來卻選擇瞭一個欺騙自己的男士,不過就如他錶兄論述經曆苦難纔能看到鬼那一段,一個人總要經曆纔懂得一切都是有所值。往往太過紳士和禮貌甚至循規蹈矩的人無法贏得對方的芳心,而那些敢於鋌而走險齣奇招的混子們卻攫取她的芳心,這也是個諷刺,所以該如何做,該怎樣去看,該看淡一切還是奮起直追,那都是充滿變數無法計算的人生奇遇。結局留白太多,也迴味無窮。

評分

##古典的終結,也是“浪漫”的終結。雖然錶麵看來還是大莊園裏婚喪嫁娶做媒那點事,但骨子裏有反奧斯汀的敘事,原本故事大結局的姻緣成為心理剖析的另一個起點,女主角從被做媒到去做媒兩重身份的轉化中,走進的另一個鏡像身份看清自己的處境。無所事事的“世外高人”形象帶有同時代男性作傢難得的自省,看起來最超然物外實際最需要物質裝點來應證自己的存在,把奧斯丁點到為止的財産對婚姻的意義放到更深的文化心理維度去探討,多角戀愛關係的試探也是“天真無邪”美國和陰魂不散老歐洲的對峙。在另一個層麵,那位錶哥的動機也值得深挖,可以說是更廣闊的愛,也可以說這就是一位願意為想象冒險浪漫讀物消費的舊時代讀者。

評分

評分

評分

##原載99讀書人微信公眾號“小說耳朵”欄目,撰文:巴奴日。 小說約等於結尾的藝術。在其虛構理論著作《結尾的意義》(TheSenseofan Ending)裏,弗蘭剋·剋默德說的大約就有這個意思,而在硃利安·巴恩斯以此書為緻敬對象創作的那部同名小說裏(中譯本譯名為《終結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