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杜·剋裏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5.12~1986.2.16),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語言,嚮西方全麵深入闡述東方哲學智慧的印度哲學傢。對西方哲學和宗教領域産生過重大影響。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被印度佛教徒肯定為“中觀”與“禪”的導師,而印度教教徒則承認他是徹悟的覺者。他一生走訪全球70多個國傢,他的演講被輯錄成超過80本書,並被翻譯成超過50種語言。包括美國、印度,歐洲和澳洲等全球範圍內都設有剋裏希那穆提基金會及學校,緻力於推廣剋氏慈悲而博大的人性理念。
在本書中,剋裏希那穆提以素有的親切態度,為讀者循序漸進地探索應如何具足自身的能量,去照徹光明自性。剋氏強調觀察的重要性,認為隻有透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纔是真正的解脫行動。不論他人有多麼老練、聰明、博學或是神聖,也不能點亮你的自性之光,除非你能透過自己的領悟和冥想將它點燃。
##今天偶然讀到一個段落,立刻找到全書來讀完瞭。做起來很睏難,但從中看到瞭一種巨大的美。讀到許多地方都想要流淚。「冥想就是一顆完全寂靜的心。不是由思想投射齣或製造齣的相對寂靜,而是井然有序的寂靜和自由。隻有在徹底而不會變質的寂靜之中,纔能齣現永恒不滅的實相」
評分##居然這麼高分。無我,齊物,無智無識,返璞歸真,探究元無……麵嚮西方的東方釋玄學通俗化,車軲轆話翻來覆去。諸如“一旦認識到度量對心理健康有害,腦細胞就會産生改變”這種意識決定物質的話,更是幾近於口吐蓮花。有工夫在這兒接受布道,不如踏踏實實讀讀老莊或佛經。
評分##??
評分 評分##有啓發,前後基本是一遍遍重復觀點。 沒有邏輯推論的觀點,就看你信不信。 總結如下: - 煩惱源於衝突感,衝突感源於思想,思想緣於時間。 - 拋卻時間及其帶來的各種念想(度量和較量、界分感、意識與無意識)和控製,留下的本真即是善意、愛與秩序 - 本真並不是放縱 - 權威都...
評分##整本書都圍繞如何通過冥想讓思想安靜下來。因為思想安靜下來,纔會有無邊無際的想象空間,保持空寂的心,纔能探究超越度量的東西,書中認為這纔是真正神聖的。不過由於自身哲學知識尚淺,讀起來還比較費勁,好在字數不多,有些段落的確令人深省。
評分 評分##好吧,我也承認真的很難懂。於是很不幸的我幾欲變得刻意,我總是在想冥想到底有多美,我甚至看著看著就把書擱下開始打坐——可是這種做法,恰恰是剋裏希那穆提所不贊同的。 很不專業練習瑜伽已經有很多年,在我理解中,瑜伽通過控製呼吸和通過最初的疼痛來達到止念,然後...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