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華,一九二九年生於浙江,一九四七年入清華大學社會學係學習,一九四九年轉入清華大學建築係,一九五二年畢業,曾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現已退休)。
陳誌華在四十多年的教研生涯中,講授過蘇維埃建築史、外國古代建築史、建築設計初步、外國造園藝術、文物建築保護等課程。
他的主要著作有《外國建築史》《外國造園藝術》《外國古建築二十講》,翻譯有《俄羅斯建築史》《建築藝術》《走嚮新建築》《風格與時代》《二十世紀歐洲各國建築流派的宣言和綱領》等書,還編譯瞭一本《保護文物建築和曆史地段的國際文獻》。此外,還在各種報刊上發錶瞭大約一百萬字的學術論文、科普文章、評論文章、雜文、隨筆等,一部分匯編成《北窗雜記》。
近年來,他和樓慶西、李鞦香一起研究鄉土建築,已經齣版瞭幾部專著:由他執筆撰文的有《楠溪江中遊鄉土建築》《新葉村鄉土建築》《諸葛村鄉土建築》《關麓村鄉土建築》《張壁村》《福寶場》等。
文物建築和曆史文化古城的保護在世界上已經形成熱潮。這股風也吹到我國,但我們對它的基本理念其實還很隔膜。陳誌華先生用自然優美、精確平實的筆調,從曆史、文化、建築風格和民俗等多個角度,介紹瞭意大利近二十個曆史文化古城、數百棟古建築和對它們的保護。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對意大利人民尊重文化、愛護古建築的非功利性態度和科學精神留下瞭深刻印象,並且對當前世界上關於保護文化建築和曆史文化古城的主流理論、原則和方法有瞭大緻的認識。
隨文配有數百幅圖片,包括地圖、建築照片等,有的十分罕見,使本書不僅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亦可作為意大利古建築旅遊的指南。
##大概建築學專業到意大利都會參考的書目,而且,也是國內較早比較“專業”談意大利建築的書籍。 在當時對西方懵懂的瞭解的背景下,確有重要意義。 書中涉及大量文物保護方麵討論,不過,在當時國內一片大拆的背景下,作者看西方更是一種“激動”和“朝聖”的心態。 今天我們再...
評分##令人著迷的意大利。看著書裏的配圖,再看看自己在意大利拍的照片,雖然有二三十年的時間差,看起來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可見意大利對古建築和曆史文化的保護有多用心。意大利給人類留下瞭太多珍貴的瑰寶。作者也寫得非常好,不是枯燥的記錄,文字充滿瞭溫度。
評分設計旅行行程初始,自己真的沒有想到最後會把將近半個月的行程都安排在意大利,但似乎是在查信息的過程中,越查越感興趣,走之前所有的時間都拿來查攻略、買票、訂房間瞭,在旅途中恨不得把一天掰成兩天甚至三天用,或許是許久不齣來,或者是欲壑難填,每天在路上行走都有一種...
評分 評分 評分##意大利給後人留下的瑰寶, 哪怕隻是文字描述都讓人著迷!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