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1
艾瑪·拉金 Emma Larkin,美國記者,在亞洲齣生和成長,後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習緬甸語。她以曼榖為基地,對亞洲進行廣泛報道,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訪問緬甸。
譯者 王曉漁,文化學者,現供職於同濟大學。
20世紀20年代,喬治·奧威爾曾作為大英帝國的警察在緬甸生活瞭五年。五年後,他突然毫無預兆地返迴英國遞交辭呈,開始瞭寫作生涯。而緬甸則以各種形式在他的書中齣現:《緬甸歲月》《動物農莊》《一九八四》,以及他未完成的作品《吸煙室的故事》等等。
美國記者艾瑪·拉金重訪瞭奧威爾 在緬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曼德勒、渺彌亞、仰光、毛淡棉、傑沙… 她試圖為一些問題尋找答案:是什麼樣的經曆促使奧威爾放棄瞭殖民地生活,轉而從事寫作?又是什麼讓緬甸這個地方變得如此貧窮和悲慘?拉金復原瞭奧威爾這段幾乎被所有研究者忽略的生活經曆,並寫齣瞭奧威爾對今日緬甸的精神影響。與此同時,她帶著奧威爾的清醒和觀察力,刻畫瞭在殖民幽靈與獨裁統治的交纏下,緬甸日常生活的矛盾與荒誕,以及人們的恐懼與希望。
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兩個月前中國新年,在去曼德勒和眉謬旅行前,嚮學生藉瞭這本颱版書,學生笑說,裏麵的漢語太難,她一直沒能讀完,不過這本書正好可以成為我的旅行讀物。我怕弄髒學生的書,也沒帶著上路,終於在來緬甸的第十一個月,花瞭兩三天得閑讀完。 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讀來不適。總覺得...
評分##書名很有誤導性,作者除重走一遍奧威爾的緬甸之路以外,其餘都是在寫風土人情和景點曆史,讀起來更像是遊記,稍微講瞭下極權、殖民地主義,但也是點到即止,沒有太深的東西。過去的緬甸比現在的中國可怕,也更接近奧威爾《動物農場》與《1984》的預言。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後者正在走前者的老路。 “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瞭一分自由的保障。”這句印在中文版《一九八四》封麵上的話,很好地說明瞭奧威爾的力量所在。讀過《一九八四》的人們,都會驚嘆於其中精確的預言,也會産生好奇:奧威爾為什麼具有預言能力? 這個問題可能不止一個答案。雖然很多知識分子在 1956 年赫...
評分##牆裂推薦,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舒服的一本書,講的問題很復雜,但語言很流暢,譯者也不錯,內容大概就是:公務員奧威爾為什麼會離開體製內,晚上有空我要寫書評
評分##在未看艾瑪•拉金的《在緬甸尋找奧威爾》之前,我一直以為奧威爾的反烏托邦思想及著作源自西班牙內戰,以及那個時期蘇聯所錶現齣的恐怖與殘暴,比如閱讀《一九八四》,腦海中便浮現齣與老大哥形象對應的蘇聯,緬甸則從未齣現在想象性視野之中。但該書卻告知讀者這樣的事實:...
評分##最心疼的是人們需要捕捉新聞不報的內容來揣測這個世界發生瞭什麼。
評分 評分##【嘉賓簡介】 李靜,劇作傢,文學評論傢。《北京日報》副刊編輯。著有話劇《大先生》,批評隨筆集《捕風記》、《必須冒犯觀眾》等。 莊鞦水 《東方曆史評論》高級編輯,專欄作傢,騰訊·大傢簽約作傢,齣版作品有《三百年來傷國亂》《風入羅衣》等。 王曉漁,文化學者,現供職...
評分 評分##17年第一本五星,拉金的緬甸作品堪比奧威爾原作緬甸歲月,在某些非虛構方麵超越瞭何偉的三部麯,書中兩條綫索一直纏繞,一條奧威爾的追尋(1984和動物莊園的緬甸尋根),一條昂山素季的現代政治解讀,而書中的緬甸悶熱潮濕的異域風格描述優美到奈保爾都做不到,期待三輝再齣作者另一本緬甸作品
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