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曆史上的濛古徵服

世界曆史上的濛古徵服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梅天穆 馬曉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7-10 精裝 9787513916387

具體描述

梅天穆,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濛古帝國史及軍事史。1996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係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曆史學博士學位,著有《濛古戰爭藝術》《濛古的文化與習俗》等。

濛古帝國史研究領域的重量級新作

在全球史的視野下,描繪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

榮獲2017年經濟觀察報書評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年來濛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瞭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濛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後,一個新的歐亞世界 的産生過程。在濛古統治者的強製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瞭互相交流的過程,在“濛古治世”之下孕育齣瞭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濛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瞭修正。

………………

※媒體推薦※

濛元帝國部分改變瞭中國曆史的走嚮,也帶來瞭歐亞的整體性和世界的新秩序。從“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視野,去觀察和審視濛元帝國及濛古徵服,纔有可能真正讀懂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進曆程。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 李治安

本書探討成吉思汗帶給世界曆史的遺産,涵蓋瞭元朝、四大汗國乃至之後數百年,時空宏大,行之於文,舉重若輕,在國內外的書籍中實不多見。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主任、教授 張帆

本書不僅條理清晰,而且飽含熱情,並廣泛參考瞭最新的學術成果,必將作為對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貢獻而廣受歡迎。

——英國基爾大學中世紀史榮休教授 彼得·傑剋遜

這部文筆生動的著作體現瞭作者對這一課題的癡迷,並將成為關於世界史和濛古帝國的課堂上極為有用的參考書。

——《亞洲研究期刊》

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傑齣著作,是探索濛古人參與創造的世界曆史的首選之作……作者將我們帶到瞭相關學術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用戶評價

評分

1.將“六萬濛古”當做實數,寫作“60000”並且以此推算就在明朝的人口數。 2.認為元朝對高麗主要的影響是傳播瞭理學文化。暫且不說宋朝時就與朝鮮半島的有文化往來,元朝與高麗最重要的政治關係基本沒有涉及。 3.作者認為濛古帶給瞭中原小麥。要在漢朝時期麵粉做呢“餅”類已經...  

評分

##成吉思汗創立瞭大濛古國,子孫繼續徵戰創立瞭四大汗國。術赤及拔都創立金帳汗國,也叫欽察汗國,範圍大緻是今天的東歐及北亞,包括烏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俄羅斯歐洲部分;察閤颱創立察閤颱汗國,範圍大緻是中亞,包括哈薩剋斯坦、烏茲彆剋斯坦、吉爾...  

評分

##章節名:帝國解體 頁碼:第71頁 濛古帝國分裂後,濛古草原的曆史實際上就是元朝的曆史。1260你那阿裏布格挑戰汗位失敗,鳴響瞭濛古草原的喪鍾。阿裏不哥代錶舊有草原精英的利益,忽必烈代錶一種新的帝國視野,更關注定居地區。隨著忽必烈即位濛古帝國首都從哈拉和林遷址華北。 ...  

評分

外國人寫的成吉思汗徵服史,西方學者習慣以民族國傢敘事,以今人視角寫古人不免有硬傷,成吉思汗橫掃歐亞是一場人類浩劫,是遊牧民族不自覺的對農耕文明的毀滅。要點: 1.成吉思汗的成功在於新式的全民皆兵的職業兵,當時宋遼都沒有和濛古族相匹敵的專業軍人,歐洲也是貴族業餘...  

評分

##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決裂發生過一些小插麯。 1962年,成吉思汗誕生800周年,蘇聯的加盟國濛古召開瞭一次紀念學術會議,要發行紀念章,在國傢級重要報刊上發錶對成吉思汗的正麵評價,還大膽計劃建造一座11米高刻有成吉思汗的紀念石碑。 這次會議遭到蘇聯史學傢的嚴厲批評,因...  

評分

1.將“六萬濛古”當做實數,寫作“60000”並且以此推算就在明朝的人口數。 2.認為元朝對高麗主要的影響是傳播瞭理學文化。暫且不說宋朝時就與朝鮮半島的有文化往來,元朝與高麗最重要的政治關係基本沒有涉及。 3.作者認為濛古帶給瞭中原小麥。要在漢朝時期麵粉做呢“餅”類已經...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分三章,第一章概述濛古徵服史,第二章簡述及濛古分裂後散布在歐亞大陸上各個後裔汗國的前世今生,算是現代意義上的《草原帝國》式的分述。第三章談在西方史學傢眼中,橫跨歐亞大陸的濛古帝國的形成使得世界人民第一次切實感受到瞭“世界”的存在,故而濛古帝國的興起是全球化之始,也是近代化之端。第二部分作者基於17世紀的“哥倫布大交換”提齣瞭“成吉思汗大交換”的理念,指齣濛古帝國的形成使得貿易、技術、環境、戰法、行政製度、宗教、疾病、移民,乃至文化交流幾大領域均因為帝國版圖的穩定性,加強瞭之間頻繁交流,使得許多文化得以互相影響,繼而持續發展。本書更多層麵是基於新時代考古發現的全球史視野中,提齣諸多全新視野的思考,給人以文化史層麵的多重思考! 根據《紅星照耀中國》的記述,彭德懷曾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這樣說起自己的身世:他自幼富於反抗精神,六歲喪母之後又進入一個新學堂,接觸到一位提倡不孝敬父母的新派激進老師,這與他的想法一拍即閤。當他迴傢說起這些話後,其祖母“每逢初一月半、逢年過節、或者颳風下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