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3
余华
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日本等3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内容简介】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一生,亦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凝缩其间。《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出版25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经过时间的沉淀,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到今天,已被译介至英、法、德、意、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多个文学大奖,余华也凭借这部作品于2004年获得法兰西艺术和骑士文化勋章。
25年后重新修订出版,相信《活着》仍然会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精神内核,击中我们每个人的心。
【获奖情况】
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
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
《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媒体推荐】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美国《时代》周刊
余华的作品可以比得上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的作品的风格。这是他与现实斗争的方法。——西班牙《大众日报》
这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因为作者这样富有同情心地叙述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的历史,能够给人以安慰,因为我们从农民福贵身上获得的安慰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本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德国《柏林日报》
因为古老文化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语言和多彩的图画,这个感人的中国人的生活故事让人信服。在残忍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背景下,主人公的生活勇气令人惊讶:这是一部特别的小说,一部既能使年轻一代也能使年长的读者感动的震撼心灵的小说。——瑞士 Schweizer Bibliothekdienst
活着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活着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18岁时写的旧文,贴在这只作为一个保存而已。 本文只代表个人阅读体验,虽然自己欠缺足够好的表达和评论能力,但观点至今不变。(因为差不多的原因,我还很讨厌《白鹿原》。)如果你喜欢余华,仅仅想回帖顶余华或者骂我,那还是不必回了。 —————————————————...
评分##18岁时写的旧文,贴在这只作为一个保存而已。 本文只代表个人阅读体验,虽然自己欠缺足够好的表达和评论能力,但观点至今不变。(因为差不多的原因,我还很讨厌《白鹿原》。)如果你喜欢余华,仅仅想回帖顶余华或者骂我,那还是不必回了。 —————————————————...
评分##2018年完成的第一本,寻求释然。工作以后明显感到生活的不易,不,是才开始感受到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要自己刻苦的活着了,是的,to survive
评分##经典之作,但是出版商号称这个版本是所谓的“修订定本”那可就是欺骗读者了,经过与以往版本详细的比对鉴定,发现文字内容上没有任何变化,连王喜前后重复那个明显错误也未改正,唯一的变化就是定价大涨了,太坑人。
评分##十万多字的作品 看哭了两次
评分##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
评分##“人之所以活着,人之只好活着”这一句话道出了人活着的无奈和悲哀。关于偶然和必然、命运与意志、生与死、理性与情感、价值与非价值,在这里都变成无意义。人活着就是活着,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福贵告诉了我们怎样去理解生命的尊严...
评分活着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