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彦明,曾任台湾《联合文学》执行主编、总编辑。1987 年获台湾金鼎奖最佳杂志编辑奖。2000年获《联合报》十大好书奖及《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在中国台北、比利时、荷兰举办过个人画展及参与联展。著有《浮生悠悠》《荷兰牧歌——家住圣安哈塔村》《在荷兰过日子》等书。现居荷兰,从事写作、绘画,养花种菜。
《人情之美》是一部有人情味的台湾文坛八〇年代回忆录。作者丘彦明回忆在《联合文学》工作时期,与三毛、张爱玲、白先勇、梁实秋、高阳等12位文学大家的深情厚谊。书中从大量的交往逸事、生活细节中写出了作家们不同于文学正史的鲜活亲切:年迈的梁实秋先生动情回忆老北京糖葫芦、三十年苦 译莎士比亚全集;在加那利岛,三毛带丘彦明一同种菜,看海,闯沙漠,天冷时三毛细心地为她加上一件披肩;敏感纤细的白先勇,倾诉将《游园惊梦》搬上舞台的幕后甘苦;与丘彦明的45封往来书信中,张爱玲流露出幽默和亲切的情绪… 往事历历,丘彦明通过这些温暖的回忆,真挚书写出一位位作家朋友的丰满人情,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灿亮的文学黄金时代。
##发烧,喉干,乏力,吃药,外出觅食,躺在床上读完了。
评分 评分##2018年读的第一本书。里面有很多作家的小故事,其中西西让我心疼又佩服。
评分##以《联合报》的运作发展为契机,丘彦明悉数记录一批自民国东渡岛屿的老派文人及其精神传人,文字温润,追忆潸然,想必她定是一个极为伶俐、开朗、体贴之人,凭借自己一腔热情真情,不仅成功约稿、追稿这些大作家们,更以可贵的人品人格打动对方,并成为终身不渝的挚友;虽以朋友立场抒遣缅怀之意,却也同步记载了台湾文学的黄金时期,往来有鸿儒的热闹场景令人神往;最喜欢梁实秋与三毛两部分,梁老对翻译的真知灼见于今依然适用,而三毛在回忆中的全面沦陷让人心痛;高阳篇逸兴横飞,张爱玲篇则让我们领略到文字之外不同侧面的她。
评分##之前看过邱彦明写荷兰乡居生活的《浮生悠悠》,此番看她写与诸位作家的交流也颇有趣。有意思的是她与王桢和关于张爱玲的一番访谈,访问台湾那时的张爱玲真是很美的,又显得年轻,王对她有些初恋少年般的可爱心情。看加纳利群岛时的三毛,看她在岛上和马德里思念荷西,眼睛就不...
评分##读至尾声,传来余光中病逝的消息。 他并非丘彦明在书中特别回忆的12位写作者之一,但在附录《从“波丽路”到明星:台湾光复后三十年文人与咖啡屋窥探》里,说到20世纪50年代新公园前衡阳路上的田园咖啡馆,她通过当时在场者的视角留下了年轻的余光中的侧写。 “一个时代结束了...
评分 评分 评分##望文生义,断断不会想到《人情之美》是一本讲述台湾文坛的回忆录。作者丘彦明在20世界70年代进入台湾《联合报.联合副刊》做编辑,在做编辑约稿的过程中,与一大批台湾文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相处绝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冷冰冰的交易,而是充满了中国旧时代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