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1881一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傢,傳記作傢,齣身於富裕的猶太人傢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師傳》《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時代遊曆世界各地,結識羅曼•羅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鼓吹歐洲的統一。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奧(Sebastian Castellio,1515-1563),法國傳教士和神學傢,16世紀宗教自由及良心自由的主要倡導者。他曾在法國裏昂大學修讀,並與加爾文在斯特拉斯堡及日內瓦共事,1544年因信仰原則的分歧而被撤去日內瓦學院院長一職,十年後被任命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希臘文教授,其間以筆名齣版《論異端》(De haereticis)一書。在書中他為被加爾文在日內瓦處以火刑的西班牙醫學傢及神學傢塞爾維特寫道:“當塞爾維特以理性和文字戰鬥時,他隻應被理性和文字反擊。”1563年,卡斯特利奧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卡斯特利奧一生提倡宗教容忍,尤其駁斥政府對異端的驅逐行為。 《良知對抗暴力》講述瞭一場“蒼蠅與大象之間的戰爭”, 即以加爾文為代錶的作為異見者的新教徒企圖獲得自己應有的地位時,如何遭到羅馬教廷的無情迫害;而當新教運動代錶人物加爾文控製瞭一座城市之後,他對待異見者又是何等殘酷和決絕。茨威格在本書中刻畫瞭一個堅持自己獨立信仰、一生倡導寬容、理性、自由和獨立的小人物卡斯特利奧,在他麵對強權時的無畏精神。
##從來不願意去為那些所謂的“英雄人物”歌功頌德,而始終隻著眼於失敗者們的悲劇。在我的中篇小說中,主人公都是一些抵抗不住命運擺布的人物——他們深深吸引著我。在我的傳記文學中,我不寫在現實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隻寫那些保持著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譬如說,我不屑馬...
評分異端與寬容 文/羅拉快跑 我又是用瞭一個黑夜,一個白天,幾乎是一口氣的讀完瞭茨威格的《異端的權利》。開始閱讀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這本書的魅力,認為這隻是描寫宗教改革後期新教領袖加爾文的個人傳記。全書的脈絡非常清晰:加爾文進入日內瓦建立宗教獨裁極權統治,塞溫...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力薦是因為它不是厚重的大部頭,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完全可以快速“消費”,但所寫故事極為感人,使人久久不能忘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也是厚重的,厚重得讓那些即使是或想“蒼蠅撼大象”的人們也感覺特彆地踏實! 不過我看的是三聯版的譯作,因為搜索不到暫時充數。
評分 評分##這本書本身極值得一讀,但因茨威格自己喜歡用感情充沛的詞語,再加上這位譯者時時會錯意加以渲染,所以有些句子讀來很是肉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