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普裏莫·萊維,意大利猶太人,作傢,化學傢,奧斯維辛174517號囚犯。1919年,萊維齣生於意大利都靈;1943年,他因參與反法西斯運動被捕,後被遣送至集中營。戰爭結束後,他迴到故鄉都靈生活。在此後的人生中,他從事工業化學這一行當30年,同時作為一位作傢,寫作瞭“奧斯維辛三部麯”(《這是不是個人》《休戰》和《被淹沒與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建基於其化學傢身份和大屠殺幸存者經曆的小說、散文和詩歌作品。1987年4月11日,萊維從他齣生的房子墜落身亡。
作為奧斯維辛最重要的記錄者和見證人,萊維的文字具有一種與其他受難者不同的特質,他秉持一種化學傢的冷靜與節製書寫記憶,同時,又如菲利普·羅斯所說,“本該充滿悼念情緒和無盡的絕望,相反卻充滿活力”。他的文字,讓人們更理性地思考人性。
···
【譯者簡介】
楊曉瓊,譯作另有《想象共和國》。
◆奧斯維辛之後,幸存者如何書寫日常生活?
◆從煉獄重返人間,普裏莫·萊維思索常人眼中的平凡人生,探求被忽視的自由可能
◆《扳手》曾獲意大利頂級文學奬項斯特雷加文學奬
···
【內容簡介】
在這本詼諧的小說中,萊維將目光聚焦在普通人的生命經驗上。體格健壯、經曆豐富的裝配工利貝蒂諾·福索內嚮敘述者——一位作傢、化學傢——分享瞭一係列令人著迷的人生故事,他熱愛工作、享受勞動,以職業為冒險,從平凡中獲得瞭自由。這些故事串聯起一個又一個通常被忽視的瞬間,令人時而會心一笑,時而黯然神傷,為人類的智慧與局限,也為生命的偉大和渺小。
···
【媒體推薦】
最殘忍的恐怖,也不得不在人類的精神麵前屈服……萊維筆下的“福索內”勇往直前,他的墓碑上刻寫著生命的全部意義。
——《洛杉磯時報》
·
在普裏莫•萊維的作品中,沒有一句話是多餘的,每個字都不可或缺。
——索爾•貝婁
·
我們時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賦的作傢之一。
——伊塔羅•卡爾維諾
·
他是我們的但丁。
——休•尼桑森《今日美國》
##初讀的時候,隻覺得似乎也沒有什麼。作者就是個傾聽者,在聽一個約摸三十五歲的意大利工人在講他自己工作以及生活中的故事;而他所要做的工作,除瞭傾聽,就是記錄。通篇下來,都是福索內在講,而“我”,也就是普裏莫·萊維在聽。看似平淡無奇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但能夠感受到...
評分 評分 評分##萊維的新書
評分##一段有趣的旅程 兩個人的對話
評分 評分##拿到書時,同學跟我抱怨已經沒有庫存瞭,我慶幸下單比較早,坐等明年絕版後升值2333…… 20世紀發生瞭很多事情,也許現在的90後和00後對這些根本沒什麼概念,隻能從曆史課本上知道,20世紀有計算機、基因、航空航天的重大突破,也有引起極大反響的哲學風暴:批判、後現代風格寫...
評分##原來裝配工的生活這麼有意思啊。一本輕鬆幽默的書。
評分##很多人都看過史蒂芬·皮斯爾伯格1993年拍攝的《辛德勒名單》,其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權利不是濫殺無辜,而是你本可以殺死他,你卻告訴他,“我饒恕你”。” 沒有人能在奧斯維辛的幸存者麵前談“饒恕”和“寬容”,隨著近些年,越來越多講述猶太人經曆和猶太背景的作傢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