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国家精品课“理论语言学”课程主持人。长期从事民族语言调查研究,两次获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研究领域包括语言接触与历史语言学、语言学调查研究方法、语言哲学、语言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茶马古道研究。主要著作有《茶马古道研究》(1992,合著)、《语言文化论》(1993)、《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1996)、《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1999)、《当代语言学》(2009)等。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是语言学方法论研究专著。作者立足大量的语料调查、分析和整理,对20世纪各国学者研究中国境内语言(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包括结构语言学、汉藏语言发生学、字本位论、语义句法、非线性论、词汇扩散论、叠置式音变论、自组织论、语言接触的无界有阶论、历史比较法等,展开了充分的研究,归纳的中国语言学家对普通语言学的主要贡献,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进一步解决方案。本书适用于语言学领域的师生和研究人员。
##再拜一拜。。。
评分 评分##语言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只有坚持实证,语言理论模型才是有价值的。实证的核心就是材料的精准和逻辑的严密。——结语
评分##令人愉悦、沉思、共鸣、反省。请受我一拜qwq
评分##感谢这本书为我解决了很多疑惑,也让我对于理论的认识和思考更进一步。 陈老师对方法论的论证过程我看出了大型连续剧的感觉 阅读体验:酸爽 很值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昨天看完的,共看了11天,中间休息了一天。 结语写得非常不错,值得一看。 一部七百多页的巨著,谈方法论的书,必然要事先读大量的资料,还要加以提炼和品评,可见陈老师的功力之深,评分主要根据这一点。 不过,如果不是对其中论及的每个领域都有一定量的了解或兴趣,读起来会非常痛苦;但如果对某一领域有一定量的了解过后,看书里的内容又觉得还不够深入。在音韵学方面的一些观点略显保守(毕竟是北大的),有些是自己研究的部分讲得又过于详细了。因此,凭我读下来的不畅感受和一点瑕疵,给不了满分。 读本书最令我深思的,倒是读这本书方面的东西,要写专文谈一下,这里就说这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