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苏州人, 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有《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等书。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书,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认识、日常授课的教学经历与体会、个人学术兴趣和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可谓经验之谈。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教学实例,通过基于教师和学生自由精神与独立思考的经典阅读—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欧几里得、蒙田、洛克等大师的著作—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谓方法论的指导;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经典阅读是学术和理论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问题意识却是现实的。在大力推行通识教育的今天,这本关于人文教育的著作很有启发意义。
##作为导引还算吸引人,但我越来越难接受浅尝辄止的文章了,所以更喜欢后面几篇专论。 本书中的人文教育只做了一半:政治生活(如果你有的话)的一个关键是公共决策,而对于以培育自由思想和公共辩论,并不尝试解决争端的人文教育来说,似乎就对政治生活无益。在某种意义上说,公...
评分 评分##第一部分基本就是课堂实录,企图展现在人文课堂上是如何通过经典阅读来启发学生思考的,不过作为通识课讨论的学术深度比较有限。后面是作者对人文教育的一些思考,没什么印象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徐贲,苏州大学外语系出身,在中国的外语系,基本上会跟不专业,或者没文化划等号,毕竟外语在国内还是作为工具性的存在,而不是文化性的存在。不过,学英语,在美国教过英语的教师就不同了。毕竟是在美国教英语,那肯定是有文化的,因此就给我们上了这样一本通识教育快餐。这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识课程讲稿,第二部分是对于施特劳斯的批评,第三部分是近代思想的部分。关于通识教育讲稿,其实讲文化通史,大体上就是陈陈相因,即便是披上通识的外衣,仍然如此。第二部分是对施特劳斯的批评,这个部分就是自由主义对保守主义的攻击,可以参考德鲁里的几本专著,批的更深。第三部分是近代部分,即现代文明,自由民主等大词就是这部分的关键。专制时代,一听民主革命,青年人就会激动的颤抖,徐教授以为还是这样的时代,这本书还在播撒火种。
评分##想不到一个更好的题目,却又觉得这是一个恰当又不过分的题目可以来开始谈论这本能够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书籍。徐贲教授的新作《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一书立足于人文教育来阐述一个人如何通过人文教育获得智识,思考人文教育本身,以及年轻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可以从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