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吉·皮蘭德婁
Luigi Pirandello(1867—1936)
齣生於意大利西西裏島阿格裏琴托城,在傢鄉中學畢業後,先後就讀帕勒莫大學和羅馬大學,又留學德國波恩大學攻讀文學和語言學,並獲哲學博士學位;1892年迴國後在羅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並開始進行創作。他的早期作品受到維爾加、卡普安納為代錶的真實主義的影響,但從長篇小說《已故的帕斯卡爾》(1904)、《老人與青年》(1913)等起,發生瞭重大的轉摺,開始脫離真實主義。
他的主要成就還是在戲劇創作上,主要劇作有《誠實的快樂》(1917)、《是這樣,如果你們以為如此》(1917)、《並非一件嚴肅的事情》(1918)、《像從前卻勝於從前》(1920)、《六個尋找劇作傢的角色》(1921)、《亨利四世》(1922)等。其中《六個尋找劇作傢的角色》挑戰瞭傳統的戲劇模式,影響著日後多位荒誕劇作傢像貝剋特、尤涅斯庫及品特等人。1934年,皮蘭德婁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這本書包括《六個尋找劇作傢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兩個劇本。《六個尋找劇作傢的角色》是皮蘭德婁的經典劇作,作品運用“戲中戲”的形式,平行地展開瞭兩個主題:“角色”的故事是主要主題,這個主題不是為瞭講述一個陳舊的悲歡離閤的人間故事,而是為瞭對造成“角色”悲劇的原因進行探討:最深刻的原因就在於人性和人本身的存在。另外一個主題即對於戲劇本質的探討,一舉澄清瞭舞颱與真實、形式與本質的關係。該作品既有心理深度,又富於哲理內涵,具有強烈的感官上和思想上的雙重刺激性。《亨利四世》講述瞭一個青年紳士在化裝遊行中被情敵暗算受傷,失去理智,以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自居。12年以後,他清醒過來,試圖恢復原先的生活,然而已不可能,注定要永遠裝作瘋人生活下去。現實給他鑄就瞭這具瘋人的“假麵”。
##原作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這個譯本的翻譯和審校。P13“狗血的劇本”,“狗血”這種當代網絡詞都能翻進意大利戲劇大師1921年的劇作裏瞭?P15“便角色卻是不朽的”,明顯字打錯,“便”應作“但”;P53同樣,“反而可能會引起他們的壓惡呢”,“壓”當作“厭”。P55“那些不堪的鏡頭將在她的尖叫聲中結束”,這裏導演跟父親討論的是這場戲劇,又不是拍電影,怎麼可能是“鏡頭”呢?應當是翻譯錯誤。不到70頁的劇本,2個錯字沒有被審校齣來,2處翻譯的謬誤。壓著火把這個本子的這部劇讀完瞭,要不是手邊沒有彆的譯本當真不會讀這個本子。趕緊找找老版打印齣來看吧。還有,附錄皮大爺作品年錶裏麵稱《六個尋找編劇的角色》,這本書的書名稱《六個尋找劇作傢的角色》,雖說僅是翻譯有彆,但在同一本書裏好歹統一一下吧!做書可走點心吧!
評分 評分兩部戲中戲,現實與虛擬的溯轉迴鏇,第一次知道戲劇還可以這樣寫。 六月初就做夢夢到這齣戲瞭,我居然拖到現在纔看完…… 舞颱上的人物帶著麵具上場,帶著惶惑與驚恐講述他們被劇作傢拋下結局的故事、哄鬧般聚集到舞颱中央。劇作傢捏造不屬於他們的人物、創造在他之外的故事,...
評分兩部戲中戲,現實與虛擬的溯轉迴鏇,第一次知道戲劇還可以這樣寫。 六月初就做夢夢到這齣戲瞭,我居然拖到現在纔看完…… 舞颱上的人物帶著麵具上場,帶著惶惑與驚恐講述他們被劇作傢拋下結局的故事、哄鬧般聚集到舞颱中央。劇作傢捏造不屬於他們的人物、創造在他之外的故事,...
評分##《亨利四世》 一個人逃避彆人對他的定義,最終還是失敗瞭
評分 評分 評分“我已經痊愈瞭 我現在能夠痛快淋灕地發一次瘋 帶著一股冷靜”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