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奧古斯都·庫比茨剋(1888—1956)
一個謙虛、溫和、酷愛音樂的奧地利人。從1904年到1908年,作為阿道夫·希特勒唯一和真正的朋友,庫比茨剋陪伴在希特勒左右,一開始是在林茨,然後是在維也納,他們在那裏共居一室。兩人由於對戲劇的共同愛好而建立友誼,又因為截然不同的性格而走嚮完全背離的人生。
庫比茨剋的內心完全排斥納粹黨,他曾禮貌、堅決地拒絕瞭希特勒提供的所有機會,卻在希特勒窮途末路的時候加入納粹組織,隻為忠於青年時代的友誼。
1945年,當庫比茨剋因為與希特勒的這段友誼而在美國人的監獄裏蹲瞭整整16個月後,他決定將自己關於阿道夫·希特勒的迴憶付諸筆端。他遵循著自己的最高原則:不添油加醋,也不諱莫如深,隻按事實說話。
《曆史的事實:庫比茨剋迴憶希特勒》是庫比茨剋關於阿道夫·希特勒的迴憶錄,他是希特勒青年時代唯一的朋友,對希特勒抱有深厚而復雜的情感。
從1904年劇院相識到1908年落魄維也納,庫比茨剋一直陪伴在希特勒左右。在這期間,庫比茨剋見證瞭希特勒遭遇傢庭的變故,見證瞭他藝術追求的執著、狂熱與坎坷,見證瞭他的第一次炙熱而強烈的愛情,見證瞭他對林茨和維也納大刀闊斧的規劃,毫不懷疑計劃是否會實現,見證瞭他在維也納一步步將自己打上政治的烙印……
希特勒從來沒有改變過。1938年,當分彆30年的兩人再次相見,庫比茨剋也不得不如此感慨。
希特勒青年時代的人生經曆和性格特徵,必然深刻影響他後期的政治行為和人生軌道。這本迴憶錄以嚴謹的史學態度和真誠節製的個人情感,刻畫齣真實、豐滿的青年希特勒形象,展示瞭他的成長軌跡及德意誌民族值得深思的文化背景。
我不想用現代醫學病理名詞去形容年輕時期的阿道夫,在我看來他是個有理想,有抱負,不滿社會現狀,憤世嫉俗的年輕人,跟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很像,唯一的不同是阿道夫有他自己的信仰,盡管在他的信仰裏麵隻有他自己一個人,他也一直堅持自己的信仰並最後實現瞭自己的理想,某種意...
評分##翻譯質量不錯,內容平實,較為可信。
評分 評分##阿道夫也是天賦黨啊~ 書名言過其實,庫比茨剋有些態度還是極偏嚮阿道夫的 瑕不掩瑜,其史料價值應該是本質性的 隻要還有一絲渺茫的希望他就要抵抗,他痛苦著,幻想著,固執頑抗地相信著,從拉斯登堡的狼穴,到巴特諾海姆的鷹巢,甚至是柏林總理府地堡那一個一個陰沉昏暗,盟軍空襲不斷的日子。他依舊還是夢想著他的帝國,從未明白,他的子民正帶著他們共同堅信的榮耀和忠貞,毫不猶疑地走...
評分##的確是好的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