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長彆離》為瑪格麗特·杜拉斯獲得1961年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奬的劇作。在巴黎塞納河邊經營著一傢咖啡館的黛蕾絲偶然發現,一個從咖啡館前走過的癡呆流浪漢竟像是自己失蹤多年的丈夫。在惶恐、驚喜、悲痛之中,她不斷地讓女招待和他談話、故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麵、去他棲身的破棚屋、邀親戚們在他麵前談論往事,甚至將他請到傢裏來進晚餐、共舞,終於證實流浪漢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爾。原來,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失去瞭記憶。
##且不說這個用電影手法寫的小說技巧,這個小故事本身具有的浪漫悲情煽動力量就足以令人動容,也特彆是結尾妻子發狂地呼喊著戰爭中喪失記憶的“先夫”,引得在場的所有人都幫她呼喊,但是已成為流浪人的愛人看不見頭上的傷疤,他隻能麻木地看著自己的臉,在眾人的呼喊聲中倉皇逃離……這一幕不知道比好多電視劇橋段高明太多瞭。女主角不如說是一種人的集閤,就像她在用身體探查流浪人的每一部分時,“我們和她同時重新組閤這張臉,這個身體。”痛苦始終降臨於最清醒記憶力最好的人… 《長彆離》瑪格麗特•杜拉斯 杜拉斯的小說從來沒有戀愛,隻有愛情。 《長彆離》似乎遺失瞭愛情,卻又充斥瞭一種類似百年孤寂的情愫。 有人把《長彆離》看作是一種距離,而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即是絕望。誠然在時間和空間,人都是蒼白無力的。不過《長》是一齣愛情悲劇,所有的...
評分##最後一幕居然有點想哭。杜拉斯筆下的愛情永遠在塑造我對愛情的審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杜拉斯這篇劇本真好看,最後看哭瞭!
評分看完瞭。真的是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啊。阿拜爾被抓到瞭集中營,大難不死卻因為頭部受傷忘瞭一切,成為瞭流浪漢。黛蕾絲一直都在找他,一直都不相信他的死訊。後來終於在街頭遇見瞭。 一開始,我覺得黛蕾絲對於這個總是唱《理發師》中“誹謗”一個小段落的流浪漢過於關注,從尾隨到...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