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业(1893—1980),号煨莲(William )。福建侯官人。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先后就读于卫斯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神学学士等学位。1923年回国,被聘为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任大学文理科科长,先后兼任历史系主任、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院文科主任及导师等。创办《燕京学报》,并以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主任总纂哈佛—燕京学社《引得》64种。1946年春赴美讲学, 1948至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员。1980年在美国去世。其学术名篇有《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礼记引得序》《春秋经传引得序》《杜诗引得序》《〈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等。所撰《礼记引得序》于1937年获法国巴黎茹理安(一作儒莲)奖金。主要著述见《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 1952年)。
译者曾祥波,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博士。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作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杜诗考释》《宋诗史释》等。
洪业本人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出版于1952年的“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此书可与已故北大教授陈贻焮完成于1988年的三卷本《杜甫评传》并称东、西方杜甫研究的杰构。由于洪业平生所著他书在国内均已出版,本书的出版将填补最后一片空白,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本书是读杜诗的最佳选择。非常之好!“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原来老杜也有老顽童的一面,读之甚喜。
评分##记770年的一个诗人 这在深寂中燃烧着 一团团虚无的群星 砸下他枕边的静水, 也砸下彼时四野 疲睡的大唐万民屋顶, 呼地燎着 一匹匹古神兽奔逝而远 ——诗人独醒。 诗人独醒,酌火、 研火、蘸火。 这一团团燃烧着天意的群星 并不知道什么在水面写下 什么在水面回转, 它们不久...
评分 评分##本文原载《书城》2022年1月号,p62-67。引用请据原刊。 1952年,洪业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上下二册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算是了却他藏在心中十年的一桩宿愿。十年前的1942年,他被关押在日军监狱时,曾许下一桩宿愿,“再做一种关于杜诗的著作”,此愿终于得偿。此书...
评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洪先生引用杜甫给李白的诗,用来说明杜甫的一生。 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时,我有点小小的疑问,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诗人何止成百上千,杜甫是最伟大的诗人,是不是有点过誉? 很惭愧,我了解的杜甫只在于以前读过的零...
评分##“其书告成,吾之微愿,在增西人于诗圣之新知,藉此而具同情之了解于吾国吾民”,今译事既毕,使此书得以呈现于汉语世界,以见当日煨莲先生沉郁顿挫之用心,亦是吾微愿所寄也。 后记读来感动。 其他诗人是酒,女人和文字。但杜甫不是,他是忧虑,酒和文字。 “对洪业而言,《杜甫》也是他的发愤(worry)之书(words)、忧患(worry)之作(words)。他以此书浇(wine)胸中块垒。” 一辈子一个人一本专著,开始懂得什么是知音难寻,惺惺相惜。 顾随也曾谈到,通杜甫、王维,中国一半以上诗即可通。相比屈原、陶渊明、李白,他们都是可习得的。如果说杜甫是中国的莎士比亚,那么王维就像中国的但丁。 可惜我不懂诗,倒是启发了中国诗歌新教学的想法。奈何水平有限,得慢慢来赶。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