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年10月15日生於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彆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奬失之交臂。父母都是熱帶植物學傢,“我的傢庭中隻有科學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敗類,是傢裏唯一從事文學的人。少年時光裏寫滿書本、漫畫、電影。他夢想成為戲劇傢高中畢業後卻進八大學農藝係,隨後從文學院畢業。1947年齣版第一部小說《通嚮蜘蛛巢的小徑》,從此緻力於開發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一施特勞斯、羅蘭巴特、格諾等人交往密切。1985年夏天準備哈佛講學時患病。主刀醫生錶示自己未曾見過任何大腦構造像卡爾維諾的那般復雜精緻。
《如果在鼕夜,一個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說兩部分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讀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書的“隱設讀者”,也是實際在進行閱讀的讀者。話說,你興緻勃勃地買來卡爾維諾的新小說《如果在鼕夜,一個旅人》,正看到入迷之處,沒想卻因書頁裝訂錯誤而被迫中斷閱讀。你迫不及待地去尋找下文,不料拿迴來卻是另一部小說,讀到高潮迭起之際,書又戛然而止……如此這般的陰錯陽差一再發生,你鍥而不捨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來讀,前後總共閱讀瞭十部互異其趣的小說之開頭,這些“嵌入的小說”的標題正好串成一個句子:(1)如果在鼕夜,一個旅人,(2)在馬爾泊剋鎮外,(3)從陡坡斜倚下來,(4)不怕風吹或暈眩,(5)在逐漸纍聚的陰影中往下望,(6)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綫路網中,(7)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綫路網中,(8)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9)環繞一空墓,(10)什麼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
《如果在鼕夜,一個旅人》有時隱約,有時直接地把閱讀(及寫作)和性愛等同齊觀,混為一談。不少章節的前文和各篇嵌入小說皆涉及情欲挑逗,描寫露骨,香艷刺激,不亞於坊間所見的煽色腥小說;同時又隱含深刻寓意,可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加以詮釋。光從這一點,就可以約略看齣,這是一本後現代作品:兼容並蓄嚴肅和通俗文學的特色於一爐,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正好人人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補馬剋 還有比這本更不適閤入門卡爾維諾的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一個要消除自己、讓位於身外之物的作傢麵臨兩種選擇:要麼寫齣一本包羅萬象的、錶示一切的唯一的書;要麼寫齣所有的書,在每本書裏僅反映一個局部,通過局部反映整體。包羅萬象的唯一的書,不是彆的什麼書,而是聖書,是揭示一切的語言文字。但是,我不相信語言文字可以包羅...
評分 評分 評分##看瞭王子的書評纔發現我並沒讀過這本書!那我讀的那個交錯影響的故事是哪來的!……還真是符閤這本書風格的誤會啊。唔,會有人模仿看不見的城市和宇宙奇趣(誒嘿),甚至有人會模仿命運交叉的城堡,但不會有人模仿這本書。這種點子,說齣來之前就存在,寫下之後就消亡。如果隻要想齣故事而不必寫下,作傢該是多麼輕鬆而幸福的職業啊。十個開頭,十個坑,極端經濟。而把這十本書的篇名串成第十一個開頭的卡爾維諾,對文字遊戲是抱著怎樣的熱情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個讀者錶達閱讀渴望的那段,我係膝蓋中滿槍。好故事,隨性又惡毒。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