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
《钱穆作品系列:国史新论》作者钱穆“旨求通俗,义取综合”,从中国的社会文化演变、传统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个侧面,融古今、贯诸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之特质、症结、演变及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精彩剖析,内中各篇,“有以分别眼光治史所得,有以专门眼光治史所得,有以变化眼光治史所得。《钱穆作品系列:国史新论》的每一论题,必分古今先后时代之不同,而提示其演变。而各篇著作有其共通之本源,则本之于当前社会之思潮。”
##在美国Discovery频道的网站上曾看到介绍中国的一篇文章,开篇第一句:“中国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另一个国家,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英文原文忘了。)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中国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怎样的一个天下。 中国确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一个文明系统。如果我们将...
评分##何朝“新论”成旧论 ——读钱穆先生《国史新论》之《中国社会演变》、《再论中国社会演变》 所谓先破后立,而笔者却时常悲观地感觉到,对于许多从前所学的知识似乎总是在先立后破。好在我对于历史涉及不深,终于侥幸可以在不立之前先行破除。所以捧着钱穆先生的书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全是中国专门历史的大题目,社会,政治,教育于考试制度,知识分子和士,文化和历史人物,这些在上个世纪甚至直到现在仍然被热切的讨论的大问题,从钱先生这样的大家视角来看,有了一些奇妙的异性。我们接受的相同的前提事实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论,得到相同的结论,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推论。有些角度或许失之偏颇,但值得敬佩的是,这样一个老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的时间内从未停止过思考,至少一些地方可以看出钱先生是对西方历史有自己的想法的。假如你试着理解一个在中国传统被全面否定的时期一个不希望矫枉过正的老人的心情,并把这些演讲当作一篇篇argument来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本书最漂亮的是123关于社会演进的分段,678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状态(你甚至可以把所谓士大夫情怀往钱先生身上套。)最精彩。
评分 评分##钱穆企图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是不是一封建社会,看完此书才发现对中国社会误解之大。“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所谓‘封建势力’应当归纳到政治上脱离中央,违背统一的地方性割据,经济上脱离大众走向私家经济的特殊权益,可以说封建只存在于西周,但到了战国,随着制度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