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钱穆编著的《中华文化十二讲(新校本)》是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丛书之一,钱穆先生一生崇敬国家民族之传统文化,几同宗教信仰。先生以为中国文化其特殊之成就,有其特殊之意义与价值,纵使一时受人轻蔑鄙视,但就人类生命全体之前途言,中国文化宜有其再现光辉与发扬之一日。读《中华文化十二讲(新校本)》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星评纯粹针对这本书,可读性不强。讲稿性质,难免浅而泛。带着一种中国文化的优越感来比较中西文化,必然失之客观。读完整本书纯属强迫症作祟=_=
评分##p30页齐人王斶应为颜斶。且此处“忠臣不事二主”,是源自《名贤集》,是不是颜斶说的还真无考可能钱穆先生知道吧 p111页沦浃心髓应为沦浃肌髓 p115页五代哪来的梁庄宗,京剧拜的不是唐明皇李隆基吗 第九讲原名——反攻复国的前途展望,有删减,不知道九州那本有吗 钱穆先生此次...
评分##我很喜欢钱穆先生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四大古国文明只有中国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自信。但是书中与政治有关的话题,尤其是第九章复国反攻的展望,今天读来就不免觉得某些可笑了。
评分##生命原本就不独立,人也没有绝对的自由。
评分 评分##距离上次看钱穆的《历代政治得失》 已经过去四五年了 这次拿起这本 实是觉得畏惧大部头 专题讲座里 闪耀的星星点点思想的光 抓住了 便觉得乐趣和增益并存 不过 这本书里阐述的知识和观点 和《得失》相较 并没有太多新意 只是在教导 被西方文化冲击的台湾军人 要尊重、学习和弘...
评分 评分##刨去那些为老蒋代言的部分,还是不错的。
评分##1:人穷则反本。P80 2:超乎象外,得其环中。P127 3:人伦之道,始乎夫妇。P28 4:我们在身生活之外有心生活,便该在物质世界之外有精神世界。过去人的心能与现代人的心相通,上下古今融成一个“大心”。这个大心能通天地,亘古今,而自存自在。天地没有心,人类可以帮它安上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