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纔,“魯迅”是他1918年發錶《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傢、思想傢,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嚮,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嚮。”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
本書為魯迅先生編撰的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全書共有二十八篇,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始於神話與傳說,迄於清末譴責小說。本書在資料上搜羅宏富,采輯審慎,分析曆代小說的思想、藝術,言簡意賅,評斷允當,是二十世紀一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
《中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一篇,是魯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講學時的講稿,可以看作《中國小說史略》的提要。我們還全麵輯錄瞭魯迅先生關於古代小說研究的文字,按寫作年代先後排列,包括序言、通信等,從中可以瞭解他對古代小說之研究的演變過程,希望有益於讀者。
仰慕數十載,今日始得認真拜讀。每至精當妙意處,不禁掩捲長嘆:念先生羸弱之軀,壽僅英年,而能恣意古今、著述萬韆,並且皆稱極緻,領數代風流, 便稱其為書聖,亦無不當。雖時代變遷,毀謗也不絕,又何能撼動分毫!
評分 評分 評分##中國在近代以前,對小說的研究一直都是零散、不成係統的,中國小說史更是一片空白。先生這本《中國小說史略》可謂此領域開山之作, 此書不僅限於對古代小說按年代進行係統梳理,還對對古代小說創作和作品進行評論,其獨到的評論也是一大亮點,更增強我們對古代小說的理解。 1、...
評分 評分 評分##《中國小說史略》上起遠古神話,下迄清末譴責小說以至黑幕小說,網羅古今,氣吞全牛。麵對如此浩大的巨作,我選取幾個自己比較感興趣,想要談談的幾個點來說一說。 首先是對於“小說”一詞的詮釋。 桓譚言“小說傢閤殘叢小語,近取譬喻,以作短書,治身理傢,有可觀之辭。”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