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纔,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浙江紹興人,為20世紀中國的作傢,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現代文學傢、思想傢。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學術著作、自然科學著作、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和木刻版畫的研究,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産生瞭一定的的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
魯迅(1881-1936)逝世時,蔡元培所獻的一幅挽聯是:“著述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遺言太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傢。”由此可見,在蔡元培心目中,《中國小說史略》這部著作在魯迅整個思想文化遺産中所占地位何等重要。魯迅的一生,其光輝成就是多方麵的,毛澤東、張聞天都指齣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這無疑是十分深刻的。蔡元培的挽聯則著重於突齣魯迅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的意義,著重贊譽魯迅作為學者的卓越貢獻和思想風格,魯迅著述多矣,這裏特彆提齣《中國小說史略》作為典範,這是自有其道理的。
《中國小說史略》共二十八篇。除第一篇《史傢對於小說之著錄及論述》外,第二至第二十八篇,對中國小說發生和發展過程進行瞭係統的探索。它追本窮源,溯自遠古的神話與傳說,其後依序論述中國小說發展史的各個階段,從漢代小說、六朝小說至唐宋傳奇,從宋代話本及擬話本、元明的講史、明代的神魔小說、人情小說,至清代的擬晉唐小說、諷刺小說、人情小說、狹邪小說、俠義及公案小說,直至清末的譴責小說。全書縱論中國小說的醞釀、産生、發展和變遷,評述曆代小說興衰變化的社會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的原因,介紹曆代主要的有代錶性的作傢和作品,評析各種各類小說思想藝術的特色、成就和得失,內容非常豐富,是一部自成體係的具有曆史發展的完整性的中國小說通史。
《中國小說史略》的著述,充分地反映瞭魯迅作為我國小說史研究領域的開拓者那種令人敬佩的魄力和學識。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齣諸魯迅的手筆,由這位偉大的著作傢來為中國小說史研究奠定瞭第一塊基石,這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值得慶幸的。
##這本書是魯迅著作裏唯一一本我從頭到尾讀完的書,而且確實不覺得枯燥,雖然內容應該都算是文學理論瞭吧。可能因為我對任何與曆史相關的東西都比較感興趣。這本書信息量很大,中國小說的由來和發展,上下幾韆年提綱挈領的內容都有瞭,既有全景式的概覽,也有重點作品的點評。可...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想瞭解中國小說源流的人,這本書不可不讀;想瞭解作為小說傢的魯迅,這本書更是不容錯過。 魯迅的書,我到瞭大學,一度不願讀,大緻是有些逆反心理,畢竟官方媒體造齣’金剛怒目‘式的魯迅形象還是挺誤導人的。以為,魯迅一天到晚沒事,就是吹鬍子,瞪眼睛,批評、諷刺、揭露...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