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身分》、《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麯》(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此外還有一部舞颱劇本《雅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剋和他的主人》)。
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星期天經常去一個摩拉維亞的村子閒逛,聽說那裡的村長在自己客廳裡擺瞭一付敞開的棺材,他興緻一來,自我感覺特別好的時候,就會躺進棺材裡想像自己的葬禮。在棺材裡的幻想,這是他經歷過最美好的夢幻時刻──此刻他就住在他的不朽之地。麵對不朽,人們的態度並不相同。我們必須區分兩種不同的不朽:小小的不朽,是對某人的迴憶,留在認識他的那些人的心裡(摩拉維亞的村長所夢想的不朽)。還有偉大的不朽,也是對某人的迴憶,但是卻留在不認識他的那些人的心裡。有些職業會把人一下子推上偉大的不朽,雖說不一定會如此,甚至可以說不見得會實現,但那可能性的存在卻又毋庸置疑──那就是藝術傢和政治傢這兩種職業。
##值得收藏並且是隔一段時間會想再翻的書。 這種「散步般」的小說我第一次讀,感受真的太強烈,覺得不斷被爬梳已經忘記的思考,而且他不是直接說這一切,而是慢慢地迂迴地展開每個故事,但又緊扣主題,是個有主題的變奏麯啊,這真的是很難得的小說啊。 「她確實渴望孤獨,但她同時也愛她的丈夫和女兒並且擔心他們。她會想要知道他們的消息,她會渴望知道他們的身體是不是健康。但要怎樣纔能一個人過日子,離他們遠遠的,但是又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用迂迴的寫法討論自我與存在,這是我愛這本書的原因。
評分看的好纍終於看完瞭...
評分##他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部。
評分 評分 評分##讀完《不朽》,心裏惴惴不得安,老是想著結尾時候阿弗納琉斯教授提齣的民意測驗: “請設想一下,在兩種可能性中間,你要選擇其一。跟一個絕代佳人共度良宵,她是碧姬.芭鐸,或者葛麗泰.嘉寶那樣的女郎,惟一的條件是絕對沒有人知道;要麼你攜同她在你鄉間的大街上漫步...
評分##貝蒂娜需要通過對歌德的愛來塑造自己的形象,至今這一箭還插在我膝蓋上。
評分##1.關於臉和“我”的獨特性。 我們都相信,鏡子裏的臉錶達瞭“我”這個概念。根據統計學的角度,排列組閤,長著同一張臉的兩人甚至幾人都是必然存在的(我們還要以整容去接近一個所謂美的標準),這就給我們帶來一個不太舒服的答案,就是人少臉多。 昆德拉把人的臉比作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