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的這本《自傳》,著重記錄瞭他早年獨特的學習方式、思想學說的形成過程、寫作和社會活動的經曆等。本書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和細膩描寫的生活,基本上是個人思想與周圍人事的實錄。但《自傳》敘述瞭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的社會和政治曆史,對於研究穆勒生平、穆勒思想及當時英國社會狀況,頗有參考價值。
本書前言
穆勒的哲學思想源於英國傳統的經驗哲學,但在哲學基本問題上,與培要、洛剋異趨,而是受貝剋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係作者。 作者:韆葉じゃない(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8658338 之前看到一個段子說哲學傢的爭論就像發彈幕,雖然討論的總是同一話題,但前人永遠看不到後人的迴應。達到密爾的高度之後,無論是抑鬱還是激情,都已經無法從同代人那裏得到慰藉,恐怕隻有下一個不世齣的天纔纔能與其共感。 以密爾的分析頭腦和質疑一切的習慣,在20歲那年究竟是怎樣能堅持為人類謀福利的社會改造的誌業,怎樣從虛無主義中解脫齣來的呢?即使看瞭本人的敘述,我也依然不能全部理解。 其實看到江緒林老師、趙思樂的時候我都有同樣的感想,所謂“高處不勝寒”。
評分 評分##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係作者。 作者:韆葉じゃない(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8658338 之前看到一個段子說哲學傢的爭論就像發彈幕,雖然討論的總是同一話題,但前人永遠看不到後人的迴應。達到密爾的高度之後,無論是抑鬱還是激情,都已經無法從同代人那裏得到慰藉,恐怕隻有下一個不世齣的天纔纔能與其共感。 以密爾的分析頭腦和質疑一切的習慣,在20歲那年究竟是怎樣能堅持為人類謀福利的社會改造的誌業,怎樣從虛無主義中解脫齣來的呢?即使看瞭本人的敘述,我也依然不能全部理解。 其實看到江緒林老師、趙思樂的時候我都有同樣的感想,所謂“高處不勝寒”。
評分##看瞭此書,纔發現何炳棣那本原來在我看來過於學究氣的自傳已經非常富有生活氣息瞭;當然,對於像我這樣抱著八卦態度打開此書的讀者,密爾早就警告在先瞭:我純粹是咎由自取。
評分 評分##讀完第一章便收起來。長時間的心靈震撼,使得我不知道如何繼續閱讀下麵的篇章。過瞭很久,纔安靜下來繼續閱讀。縝密、清晰的邏輯,嚴肅、客觀的態度,公正、坦蕩的人格,博大、寬容的關懷,堅決、理智的自由意識。一百五十年前已然如此。嘆服之至。阿彌陀佛。2012.12.30
評分##講述一個自三歲開始學習希臘文,八歲開始讀曆史、政治著作,十二歲就已經能夠與劍橋大學的大學生以及諸多思想大傢交流,十幾歲開始發錶文章,二十歲已然是一位雜誌重要的投稿人的一代思想大傢約翰密爾的60多歲前的生活經曆。 由於我之前已經對他的學習生涯有所瞭...
評分##一部進步主義者的自傳。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