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伯林(1909—1997) 英國哲學傢和政治思想史傢,20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齣生於俄國裏加的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與艾耶爾、奧斯汀等參與瞭普通語言哲學的運動。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迴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嚮轉嚮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擔任牛津大學沃爾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自由四論》(1969,後擴充為《自由論》)、《俄國思想傢》(1978)、《反潮流》(1979)、《個人印象》(1980)、《扭麯的人性之材》(1990)、《現實感》(1996)、《浪漫主義的根源》(1999)、《啓濛的三個批評者》(2000)、《蘇聯的心靈》(2004)等。
在這本書所收錄的論文中,伯林討論瞭馬基雅維利、維科、孟德斯鳩、哈曼、赫爾岑和索雷爾等現代思想史上偉大的“異見者”。這些反潮流者的思想至今仍在挑戰著傳統的智慧,但他們的貢獻卻遠遠不為人們所認知。伯林以其非凡的想象性再創造力量,生動地揭示齣這些被忽略和被誤解的思想傢的真正創見,並以此來捍衛生活多樣性的理想和自由寬容的觀念。
##嘗記近世最大科學傢愛因斯坦氏在其晚年自述中,委婉卻又語氣堅定地說道,一切理論皆為人類思辯構造之成果而為一時代或一世代人所共認共識者也。此為其清醒哲學頭腦運思之所得。但其畢竟科學頭腦佔據上風,對於數理中之邏輯的信仰高過一切。亦是其晚歲,他別有一名言曰:在邏輯...
評分##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 很少有人關注,到底是浪淘沙還是浪淘金? 曆史是一個篩子,漏掉的是榖粒還是石子? 主流就是經過篩選剩下的,他們相互抱團兒,循環論證,將包括一些大邏輯學傢在內的思想者都濛在鼓裏,讓我們來想想,很多理論體係是不是用如下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伯林真是講故事的高手。
評分##Isaiah Berlin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