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布伯是現代德國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傢,宗教存在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
《我與你》是作者對“關係”哲學的係統闡明,被視為整個基督教世界的財富。書中指齣“我-你”關係為樞機的“相遇”哲學,是為瞭闡釋宗教哲學的核心概念——超越——的本真涵義,澄清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愛心。
##名副其實的好書。此書的德文版發錶於1923年,主題卻是今天學術圈中反復討論的問題——關係。翻譯得很好,語言簡潔又充滿瞭哲學味道,引來陣陣思考。第一次藉到的是三聯書店1986年的版本,黃黃的書頁中印下瞭時光的記憶,讀起來很有懷舊的感覺,等到看2002版的時候,就沒有這麼...
評分“當我帶著預期和目的去和一個對象建立關係時,這個關係即是我與它的關係。當我放下預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一個人或任一事物建立關係時,我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種沒有摻雜著任何預期和目的的關係,即是我與你的關係。 ”
評分##如果一本書跟你有緣,它早晚都會找到你,或者說,你早晚都會遇見它。 那日,某人發來微信,問我有沒有看過這本《我和你》,我說沒有聽過,她說你去看一看吧,看完有個問題我想跟你討論一下。雖然是再好不過的朋友,但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要求…… Anyway, 廣州迴上海的飛機上...
評分##1.馬塞爾·普魯斯特 感官主義者:非意願記憶;非意願記憶是一種身體記憶,意願記憶是一種大腦記憶。 2.吉爾·德勒茲 無器官身體與生成:大腦/身體的反邏各斯。 3.夏目漱石 《草枕》:非人情—“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4.費爾南多·佩索阿 阿爾伯特·卡埃羅:感覺主義。 ...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