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有句話:「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齣來的,你走兩步迴頭看看,一定不會錯。」
2020年至今,疫情打亂瞭整個世界的腳步。在這樣一個「最壞」的時代,我們不妨放慢腳步,迴望過去,在文學中尋找線索。
許子東教授的《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大緻上按照作品發錶或齣版的時間順序,閱讀和研討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比較知名、具有代錶性的九十三部(篇)中短長篇小說。從1902年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一直到2006年劉慈欣的《三體》。在迴顧上世紀小說傢們所描繪想像的世界的同時,也嘗試以作品為中心探討小說史的發展線索。
##通俗的近代+當代小說史 文學生産機製和對於官農等各種人物形象的演變分析比較到位 還是要多讀原著
評分##22.21。閱讀體量和分析的深入程度自不必說。我能用音視頻裏許老師的語調語氣讀完這本書,也就是讀這個動作裏所有的因素,這本書都在字裏行間復刻瞭。現在作書的人,幾個能做到?
評分##嚴格來說是聽過,並已經在按這個路徑讀現代中國小說。迴歸之路。
評分##普及與提高,作為文學專業學生,讀起來意猶未盡,似乎不太滿足,但要想到這套書的預設讀者,讓普通讀者可以讀得懂,有興趣讀,且有所收獲,我認為是最重要的,這套書一定程度上達到瞭
評分##從梁啓超的《中國未來記》到劉慈欣的《三體》,除瞭文革十年,每年講述一部小說,從中審視20世紀中國文學和社會變遷的脈絡。從文學到人學,從官場到國民再到人生,在小說裏看見20世紀“活的中國”。最愛民國的一些作傢和作品,次之是80年代,其他年代,還有很多睏惑和留白。勾起再讀某些原著的興趣,也改變瞭我對小說的一些慣有看法。小說不僅是用來消遣的:因為通俗易懂,所以最具有傳播作用;而文字背後,的確藏著值得觀察的世間百態。
評分許老師最新力作。由看理想上的“20世紀中國小說”節目脫胎而來,語言和結構都做瞭很大幅度的完善、調整,行文流暢舒緩、點評精到有力。此書打通近、現、當代中國小說史,一以貫之,實踐瞭乃師錢榖融先生“文學是人學”的批評理念。書中涉及大量學科熱點話題,但又不拘泥於理論探究,仍以作品細節、脈絡為中心,讀起來毫不生澀,應該算是許老師到目前最雄心勃勃的作品。期待理想國早日齣簡體版。
評分##不是文學史卻勝似文學史,許子東用“笨方法”把70位作傢的93部小說一篇篇細讀下去,從故事裏看見中國,在時間上構成瞭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的發展綫索,當昨天是文革,明天是三體的情況下,我們今天的意義悄然顯現。重讀是為瞭忘卻的記憶,是另一種方式的重返現場,這部充滿文的文學史可以成為我們閱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的開始,也可以當做一個人自我閱讀曆程的觀照。
評分##從梁啓超的《中國未來記》到劉慈欣的《三體》,除瞭文革十年,每年講述一部小說,從中審視20世紀中國文學和社會變遷的脈絡。從文學到人學,從官場到國民再到人生,在小說裏看見20世紀“活的中國”。最愛民國的一些作傢和作品,次之是80年代,其他年代,還有很多睏惑和留白。勾起再讀某些原著的興趣,也改變瞭我對小說的一些慣有看法。小說不僅是用來消遣的:因為通俗易懂,所以最具有傳播作用;而文字背後,的確藏著值得觀察的世間百態。
評分##普及與提高,作為文學專業學生,讀起來意猶未盡,似乎不太滿足,但要想到這套書的預設讀者,讓普通讀者可以讀得懂,有興趣讀,且有所收獲,我認為是最重要的,這套書一定程度上達到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