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眼中的“杰作”,城市规划领域的《寂静的春天》,影响整整一代美国城市规划设计师的规划经典。
现代城市不断地向郊区蔓延,在四周建造起一座座卫星新城,但是主城区充塞着未经开发的土地、荒废的铁轨和拥挤的住宅区域,使得城市的体验无法从横向扩展中得到喘息。威廉•H. 怀特认为,城市肆意蔓延的时代已经结束,城市规划改良的核心不在于外向型的扩张,而在于解决城市内部缺乏妥善安排的区块。
本书在1968年出版时被《纽约时报》誉为“关于开放空间问题的上佳作品”。它所引入的土地保护措施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基础概念,引领着我们在城市向郊区的扩张中更好地利用宝贵的土地。
##这是一本出版于1968年的城规领域的专著。作者探讨了保护开放空间的各方努力。也探讨了城市规划构型的问题。最有意思的可能是关于新城镇建设的探讨。联想到近来上海推动的五大新城计划,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前已经有学者关注。诸如职住关系、工作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等等的规划与营建,都成为建设新城镇(市)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一部分谈到景观的规划,包括景观理念、设计成本、建造方式等等,都以“开放空间”的模式介入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读而思#10
评分##第21章-《最后的景观》-开放空间-人居高密度的高质量生活
评分##“现代城市不断地向郊区蔓延,在四周建造起一座座卫星新城,但是主城区充塞着未经开发的土地、荒废的铁轨和拥挤的住宅区域,使得城市的体验无法从横向扩展中得到喘息。威廉•H. 怀特认为,城市肆意蔓延的时代已经结束,城市规划改良的核心不在于外向型的扩张,而在于解决城市内部缺乏妥善安排的区块。”
评分##进入了另一个领域,虽不太懂,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师夷长技
评分##这是一本出版于1968年的城规领域的专著。作者探讨了保护开放空间的各方努力。也探讨了城市规划构型的问题。最有意思的可能是关于新城镇建设的探讨。联想到近来上海推动的五大新城计划,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前已经有学者关注。诸如职住关系、工作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等等的规划与营建,都成为建设新城镇(市)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一部分谈到景观的规划,包括景观理念、设计成本、建造方式等等,都以“开放空间”的模式介入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读而思#10
评分##对保留城市公共空间的宣言式的呐喊。
评分##规划开发不存在上帝视角,每个stakeholder的诉求往往也是它的局限所在。
评分##第21章-《最后的景观》-开放空间-人居高密度的高质量生活
评分##这是一本出版于1968年的城规领域的专著。作者探讨了保护开放空间的各方努力。也探讨了城市规划构型的问题。最有意思的可能是关于新城镇建设的探讨。联想到近来上海推动的五大新城计划,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前已经有学者关注。诸如职住关系、工作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等等的规划与营建,都成为建设新城镇(市)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一部分谈到景观的规划,包括景观理念、设计成本、建造方式等等,都以“开放空间”的模式介入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读而思#1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