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中唐时期的友谊与文学》在中唐文学革新的大背景下,总体上论述了中唐的文化新变对文人友谊和文学产生的影响,又从文化史的脉络透视了中唐文人在安史之乱之后新的历史空间中如何利用友谊在科场上夺取功名,在文场上相互竞合,从而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文人共同体,创造出中唐独特的文学表达。
本书讨论了中唐文人两种类型的友谊,即文人与恩主、文人之间的友谊。又分别从唱和诗、书信、祭悼文的角度切入文学如何表现友谊,文人是如何声气相求的。总之,本书是近年来北美汉学界“文学文化史”研究系列的新著,从一个新的角度呈现了唐代文学的内在肌理。
##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有些阐释过于主观
评分##终于读完了英文版!这些大诗人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友情好动人,他们为对方写的诗歌和文章真是缠绵悱恻,情真意切。通过田安教授解读,我们得以了解诗歌背后的政治力量,私人关系,个人理想。围绕“知我者”,进一步将友谊的内涵拓展加深,在文学史上留下浓重动人的一笔。最后一章讲这些一辈子的好友互写祭文,真的是把我看哭了~
评分##作者企图解决的问题是一回事,而呈现出来的成果是另一回事。
评分##作者目的是探讨中唐时期的友谊文化及其对文学之影响,角度新颖。不过,一些部分只是把前人讨论甚多的话题放在“友谊”框架之下重新组织了,如科举行卷、塑造名声,如祭文真情。倒是比较喜欢分析唱歌诗文本的部分,显出文本细读和敏锐捕捉的功力。语言本身比较晦涩(不是翻译的问题),不少地方总有过于“小题大做”之感,本是简单有趣的东西复杂化了。
评分##三星半,观点不够清晰,但这一话题的探索本身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开端,一个引子,一个尝试。
评分##平庸的研究……几无观点可言
评分##三星半吧。没那么差但也没多好,总结了一些现象,没什么深入的讨论,这也是目前学界普遍的问题吧,何况能找到现象已经不容易了。较花间集研究那本差一些,但是不少地方反而没那么生硬了,也算进步?卞老师的翻译也算是尽力了。
评分##三星半,观点不够清晰,但这一话题的探索本身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开端,一个引子,一个尝试。
评分##三星半吧。没那么差但也没多好,总结了一些现象,没什么深入的讨论,这也是目前学界普遍的问题吧,何况能找到现象已经不容易了。较花间集研究那本差一些,但是不少地方反而没那么生硬了,也算进步?卞老师的翻译也算是尽力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