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文学传统里,如果荷马是父亲,那么萨福则是母亲,她残缺的遗诗,是文学史的一次偶然事故,部分构成了它经久不息的魅力,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空间。田晓菲通过对萨福遗诗的编选、翻译和注释,让我们进入经典,感受其文学魅力;同时她简要梳理萨福歌诗的流传以及历代如何重构萨福、神话萨福,呈现了“萨福”作为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过程。
##第二遍读了。(翻到了自己前一个账号的评论!当然已注销了。)没想到这次,全书最喜欢的三首诗都是后人对萨福的演绎和诠释。哈哈哈。(Ovid, Doolittle, Plath)
评分##萨福就是诗歌界的断臂维纳斯,虽残缺,但很多意象都美。译诗太文气了,好在译者引了不少译文版本可对照。好几处擅自改变意象不大合适,比如苹果和棠梨是两码事,要文也是リンゴ,林檎吧。
评分##世人只知荷马,却少知萨福。 第十位缪斯,拥抱着文学、艺术、爱情、欲望的颤动的灵魂;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她模糊的镜像里看到Virginia Woolf的影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是被后世诗人传颂的“她者”,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作家光影里的阿芙洛狄忒,是lesbian的岛屿词汇来源象征,也是在历史中反复回响的echo... 最喜欢的还是: 晚星带回了 曙光散布出去的一切, 带回了绵羊,带回了山羊, 带回了牧童到母亲身边。 水建馥指出:“晨光暮色,在诗人笔下同时写来,天衣无缝。”(《古希腊抒情诗选》第114页)
评分##嘿嘿外国文学史期中论文就靠得你啦。
评分##嘿嘿外国文学史期中论文就靠得你啦。
评分受不了把“里拉琴”翻译成“箜篌”,这不是翻译的大忌吗?
评分##萨福是残缺。是沉默发出的回声。是沟壑。是谜。是一个永久的象征。
评分##不是整很懂
评分##世人只知荷马,却少知萨福。 第十位缪斯,拥抱着文学、艺术、爱情、欲望的颤动的灵魂;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她模糊的镜像里看到Virginia Woolf的影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是被后世诗人传颂的“她者”,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作家光影里的阿芙洛狄忒,是lesbian的岛屿词汇来源象征,也是在历史中反复回响的echo... 最喜欢的还是: 晚星带回了 曙光散布出去的一切, 带回了绵羊,带回了山羊, 带回了牧童到母亲身边。 水建馥指出:“晨光暮色,在诗人笔下同时写来,天衣无缝。”(《古希腊抒情诗选》第114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